
近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著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上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稱煙民佔中國男性的68%,而每年因吸煙致死的也多是男性,且呈上升趨勢;如果沒有成功戒煙,中國三分之一的年輕男性將最終死於吸煙。
相比而言,中國的女性中煙民的數量僅佔3.2%,且近年女性吸煙率呈大幅下降趨勢,因吸煙造成早逝的風險也較低。
目前大約三分之二的中國年輕男性是煙民,且大部分在20歲之前開始吸煙。除非他們戒煙,否則最終大約有一半人將死於這種不良習慣。
撰寫該論文的研究人員們此前共進行了兩次大型調查,並跟蹤回訪中國吸煙狀況帶來的健康問題。首次調查在1991年進行,對象包括40至79歲的22萬中國男性;第二次調查在2006年進行,對象是35至74歲的21萬中國男性及30萬中國女性。研究人員會在每次調查後的8年內進行回訪,以記錄受訪人員的健康狀況。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因吸煙死亡的人數已經在2010年達到100萬人,如果趨勢持續,死亡總數在2030年將高達200萬,2050年將達300萬之多。
相比而言,發達國家的吸煙率已大大減低。美國只有約20%成人男性有吸煙習慣,約15%成人女性吸煙,在每5名死者當中有1名是因吸煙致死。
截止今年1月,共有180個國家簽署《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實施不同的控煙措施。中國曾在2008年奧運前推出控煙條例,北京市也在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明確規定所有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幼兒園、中小學等室內範圍全面禁煙,但由於人手不足、檢控困難等問題,控煙條例的成效並不理想。
此外,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種植、生產、消費國,煙民數量佔全世界總吸煙人口的三分之一。煙草也是中國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煙草總公司的利税和淨收入提供了至少7%的中央政府年度財政收入。這一因素也被認為是控煙條例難以順利執行的原因之一。
聲音
如果不採取迅速、堅定和廣泛的行動來減少吸煙量,中國將出現大量的早逝案例。
在過去20年,西方國家吸煙造成的死亡人數一直在下降,可能價格上漲是一部分原因。對於中國來說,煙草價格大幅度上漲可能將拯救數百萬生命。
中國必須要警覺起來,立即着手解決煙草管制的政治困局……研究表明,煙草氾濫的狀況在出現好轉之前,還會經歷進一步的惡化,尤其是在收入較低的國家,如果他們不採取措施,中國在早逝人口方面要付出巨大代價,還有醫療保障、環境、經濟和家庭的代價——各種各樣的代價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