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美國聯邦檢查官和聯邦調查局(FBI)宣布起訴華裔商人、化工專家黃錫文,指控他在美國政府及多家美國企業竊取商業機密,為其個人和在中國的企業牟利。黃錫文在2日的聽證會上承認犯罪。不過他的辯護律師表示,對黃錫文的指控有些方面存在爭議,希望藉此説服法官減輕判罰。聯邦法庭將擇日宣判。
黃錫文現年55歲,1998年進入美國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化學工程系讀博士。2004年至2014年間,他先後就職於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ies)、巴斯夫集團(BASF)和 CoaLogix,並在此期間取得美國國籍。
今年5月,黃錫文從中國返回美國後被 FBI 拘留,直至10月開始正式法庭審理。檢方稱,黃錫文在16年以來從其工作的地方「計劃並盜取了商業祕密」,他受到的指控包括:從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盜竊有關軍用車輛油箱的「大量知識產權」;從巴斯夫集團帶走了包括專利信息在內的約500份文件,其中涉及30項產品;盜竊了 CoaLogix 公司大約100份文件,這家公司發現其盜竊行為後於2014年3月將其解僱,他隨後回到中國並出任一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過去16年來,我一直夢想回到中國施展我的抱負。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我在美國國家研究機構和世界最大的化學企業工作過,也在美國的一些小公司工作過。我的目標是學習、消化、積累,並為實現夢想做準備……我們這一代有責任為中國的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檢方指,黃錫文竊取商業機密的犯罪動機除了幫助其在中國組建和運營自己的公司外,還包括「幫助中國政府」。美國司法部網站新聞稿在列舉黃錫文所涉罪行之前,還引用了黃錫文留學申請中「學習更多先進技術報效祖國」等語句。但有評論認為,這屬於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申請材料的「套話」,並不能作為「間諜罪證」。
黃錫文在聽證會上承認,他將自己竊取的商業機密用於開設自己的公司,並曾與中國官員會面過。但他的辯護律師 Jake Sussman 認為,檢方將他描述為技術間諜是言過其實,具有「誤導性」且「不完整」。Sussman 已經對檢方提出的7項指控提出反對。
近期,指控中方竊密的事件已發生多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前,美國政府曾指責中國對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網絡盜竊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今年5月,美國司法部起訴了3名天津大學教授及另3名中國公民,指控他們為中國高校和企業從事商業間諜活動。同月,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物理系主任郗小星因涉嫌「將美國敏感技術輸送給中國企業和政府」而遭到逮捕,但美國司法部後來因證據不足,撤銷了對他的全部指控。
聲音
多年來,黃錫文一直將美國公司作為目標,試圖盜竊他人勤奮工作得來的知識產權。
這不是一起外國人來美國盜竊知識產權並將這些材料出售給外國政府的案件,多年來,黃博士是一名忠誠和取得成就的美國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