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金髮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曾言:「我希望倫敦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城市。」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北京,而且相較於倫敦,居住在北京的數千萬常住和流動人口的意願更加強烈。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之時,倫敦人口達到860萬,是當時世界上僅次於紐約的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並呈現嚴重的「城市病」:城市住房短缺,貧民窟廣泛分布;公共設施嚴重不足,道路擁堵;環境污染嚴重。
二戰的戰火,尤其是納粹德國進行的倫敦大轟炸,給倫敦帶來了災難,超過4萬倫敦居民喪生,約10萬幢房屋被毀;倫敦面臨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