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港囧》觀後感──是時候跟過去道別

《港囧》的挑戰,在於把「什麼是香港電影」這問題拉得更難回答。電影明明很用力地玩「港味」,但這個香港卻又總是好像離香港人很遠似的。

刊登於 2015-10-05

電影《港囧》劇照。
電影《港囧》劇照。

《港囧》這電影在香港沒有上映,要看得過關去深圳。香港人要過關才能看一套以香港為題材的電影本身也是件新鮮事情,週末,我便在深圳百老匯看了。本是為消閒,看後卻久久不能釋懷。

就在上週,我剛和一大班中國內地來香港讀傳媒的學生討論《這是我家》的歌詞、黃霑的成長故事和80年代香港意識之間的關係。我們還看了袁志偉做主播的六四特別新聞報道和《表姐你好嘢》的國共對唱。流行文化中關於香港身份的討論,一向是我感興趣的題目。《港囧》擊中了這一點。

電影雖然以香港為題,但大多數港人應該相當陌生。這是一套商業片,廣義來說是《人在囧途》系列的第三集(暫且不討論之前的侵權案件)。第一集的背景是中國春運,葉偉民導演。第二集的背景是泰國,徐崢導演,結果帶動了泰國清邁的旅遊業,當地有些商店還會指明可以提供《泰囧》體驗。來到第三集《港囧》,頭三天上映在內地已有近七億人民幣的票房,還未算進去的電影中的各種植入廣告,單是超大型銀行信用卡廣告就出現了最少兩次。

《港囧》講兩個遊客在香港遇到的怪事。沒在香港上映,也是合理:電影講求剪接,這一刻在數碼港,出個門口卻成了 IFC ;明明在中環對話,一過馬路就成了尖沙咀了,叫我這個香港觀眾看得有點難集中精神。這些當然是電影拍攝的需要, Bridget Jones's Diary 不也是一下子可以從 Borough Market 跑到 Bank 嗎?雖然我懷疑倫敦觀眾看這幕的時候也是爆笑而不是感動的。

Transformer 和 Batman 也拍香港,也在香港上影,香港人也看得蠻高興的。《港囧》不在香港上映的問題,或許也和當前中港矛盾有關。畢竟主角一家人的設定,就是來到香港的自由行。如此,有太多的「罪名」可以加在這電影身上了,什麼強姦香港文化迎合中國內地觀眾口味之類的責罵,恐怕少不了。反正中國內地票房已經這麼好,香港觀眾又不會看得過癮,犯不了要處理這種口水戰,都是不要在香港上映好了。

而偏偏,《港囧》很用力地去製造「港味」,有「向港產片致敬」的意味。

影片中有大量的香港城市文化符號,當中以早段一幕舊式商住大廈追逐戰最為明顯。大廈內有色情場所,又有古惑仔大佬送殯,又有麻雀館和浴池,極盡港式獵奇之最。當然,你可以批評電影嚴重單一化了何謂「港味」,最起碼公屋就沒有在電影中出現過,遊行集會示威抗議的場景更不可能了。但反過頭來, Rush Hour 2 中的香港也是「成龍帶你遊按摩院」的香港,在香港社會中卻沒有引起(超越對成龍本身不滿的)爭議。與此同時,香港電影人拍外景,無論是歐美南亞甚至非洲,對當地文化的扭曲和歧視往往都是慘不忍睹的。這電影有沒有扭曲香港,這本身又為什麼要視之為一個問題,還要多點時間想想。

總而言之,《港囧》要特技有特技,要飛車有飛車,粵語粗口一點不少(說粗口的那個人叫王晶,他的角色也是王晶:一個很囂張的港產片導演),有錢家樂做動作指導,還有音樂。

電影中13首香港金曲,每一首都是代表作。例如主角重遇初戀情人一幕,背景音樂是盧冠廷《一生所愛》,那可是《西遊記月光寶盒》的片尾曲,周星馳向朱茵道別的那首歌啊!到了主角和老婆歷盡驚險獲救,背景音樂變成 Beyond 的《情人》。身為香港觀眾,又實在覺得有些用力過猛。

電影有很多香港演員,而且都是「港味」十足的香港演員:葛民輝做黑警,李璨琛是正義新扎師兄,八両金做電影爆破專家、林曉峰做副導、苑瓊丹做鳳姐,林雪做古惑仔大佬,詹瑞文做怪醫生,全部都是合理到不得了。車保羅做開鎖佬,神來之筆。但是,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角都不是香港人。誰是徐崢?香港人都不知道吧。包貝爾?杜鵑?更加不知道。Okay,趙薇是有香港身份證的,但我承認平時我都不會把她和香港聯想在一起。

但回到根本:這電影的故事和香港相關嗎?

電影故事概括來說,是講一個中年男人放不下自己的初戀情人,但真的找到初戀情人時,才發現自己放不下的原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段時光,然後重新發現自己今天也過得很不錯的,於是又回到老婆的身邊。這故事,不需要在香港發生,在東京也可以,在任何一個國際大都會都可以。香港在這裏,是一個讓故事和笑料出現的場景,無關宏旨。

當然,多少美國電影以紐約市為場景,內容和紐約市社會特色沒有半點關係,甚至不一定在紐約拍攝,除了開場的幾個廣角鏡頭,我們看的時候都沒有介意過。只是生為2015年的香港人,我本能地對中國內地流行文化當中的香港描繪特別敏感。這種敏感,不知算是電影的還是我這個觀眾的原罪。

說到這兒,我們開始走進問題的核心了。天朝下的香港人人神經衰弱,忙着應對各種底線被挑戰,統治階級的質素低處未算低。這種防守心態往往被放到香港人對港產片的愛恨當中。從前的港產片可是會衝出香港甚至「北進殖民」的,現在我們擔心的卻是「中港合拍片」下香港電影慢慢失去個性。然而《港囧》卻告訴我們:咦,你還在擔心「合拍片」下的香港主體性嗎?中國內地的文化娛樂產業已經成熟得可以隨時自己製作億萬票房產品,題材是什麼地方都可以,今期剛好是香港──荷里活不也是這樣拍香港的嗎?別再說什麼主體性了。

不再經由港產片認識香港

說到底,什麼是「香港電影」,恐怕言人人殊。九七前的港產片就很成功表達了香港是什麼嗎?拜《古惑仔》所賜,許多非香港人(甚至不少香港人)對旺角的主觀印象都是「通街斬人」。但我想,我身為一個香港人會對這問題如此着緊,是因為我還是主觀地希望,每一個時代的香港都能夠有電影反映出當下香港人的困難與希望。所以 Transformer 和 Batman 雖然在香港拍攝卻沒有人會說是「香港電影」,但我會說《兩屋一妻》、《富貴再迫人》和《吳三桂與陳圓圓》這些不是在香港拍攝的電影卻絕對是「港產片」。

《港囧》的挑戰,在於把這問題拉得更難回答。電影明明很用力地玩「港味」,但這個香港卻又總是好像離香港人很遠似的。回到上文說的13首香港金曲,都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金曲,沒有近期的。那是不是說,過去十多年香港再沒有經典的文化資產?還是我們過去十多年最好的文化資產,都因為各種原因而過不了深圳河?或者有些人可以很瀟灑的說句「又如何」,羅湖以北與我無關。但我卻不敢隨便忽視。無論你喜歡與否,中國內地和香港相接,其興旺或動盪都會影響到香港,對香港的論述也是其現代民族論述的主體構成要件。如果中國內地的億萬人以後都不再經由港產片,而是通過類似於《港囧》這些文化產品來認識香港,再加上新聞聯播重複又重複那些什麼中央政府又有什麼優惠政策送給香港的報道,這長遠來說又會有什麼結果呢?現實一點說,眾多以香港為故事背景的電影當中,史上最高票房的那一套竟然是香港人沒看過的,這是怎樣的一個概念?

《港囧》中最核心的一句對白,是主角初戀情人開解主角是所說的一句:「是時候跟過去道別了」。這句話,和在場很多觀眾一樣,聽得我想哭。哭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因為我是一個三字頭的男人。第二個理由卻恐怕是同場沒有另一個觀眾能完全分享得到的:我是香港人,我在香港成長,而香港過去20年一直不停在回答而卻又回答不了的問題,正正是「如何和過去道別」。可惜《港囧》講的是內地中年男人的心事,沒有義務為香港的身份認同回答任何問題。電影的大團圓結局,香港人既不知道,也用不着。

(梁啟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社會及公民參與組主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