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港人抗議:郵筒也要去殖民化?

刊登於 2015-10-06

香港市民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外的郵筒前走過。攝 : Xaume Olleros/端傳媒
香港市民在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外的郵筒前走過。

近日有香港保育團體透露,香港郵政以「不合宜」為理由,計劃用鐵板把殖民時期遺留的舊郵筒上的英國皇室標記覆蓋,並將部份現役舊郵筒改作文物,僅供觀賞之用。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於9月20日發表「去殖民化論」言猶在耳之際,香港郵政的方案也引起公眾反響,質疑連郵筒也難逃「去殖民化」。

將有用的郵筒放進博物館,和閹割它有什麼分別?

香港民間組織「郵筒搜索隊」隊長冼偉文

據長期關注香港郵筒保育的民間組織「郵筒搜索隊」統計,香港目前仍在使用59個英治時期的舊郵筒,其中最古老的已投入使用超過100年。

但9月時,該組織與另一保育組織「長春社」分別應香港郵政邀約會面。他們引述,郵政官員當時表示,舊郵筒上的皇冠圖案容易引起市民混淆,建議用不損害郵筒的方式將其遮蓋,代之以香港郵政的蜂鳥標誌,又建議拆除部份舊郵筒,移至歷史建築旁供人觀賞。官員稱,具體安排仍在籌劃中。

兩個組織均質疑香港郵政提出的方案。「郵筒搜救隊」隊長冼偉文表示,舊郵筒最少可使用150年,大部份目前狀態仍然良好,且郵筒上的皇冠圖案是「最精華的部份」,既反映了英國皇室的更替,也顯示了郵筒「年齡」,遮擋後等於將郵筒的歷史挖空。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則認為香港郵政的理由牽強,指「市民不至於連郵筒都分辨不出」。他又指,若將舊郵筒移至博物館,等於將街頭文物與市民生活割裂,不是保育的最佳方式。

李少文又透露,曾有郵政官員向他直言將逐步「去殖民化」,因此認為拆改舊郵筒與這一指令相關。他批評香港郵政在未諮詢市民的情況下自作主張,稱不排除發起抗議活動,如號召市民在舊郵筒上繫絲帶。目前,「長春社」已在 Facebook 上設立香港舊郵筒專頁,號召市民「野生集郵」,拍攝並上傳舊郵筒照片。

香港郵政的計劃曝光後,《明報》記者查詢並引述郵政官員表示,舊郵筒上的皇冠標記或皇室徽號「不合宜」,因此3月已決定將其覆蓋。官員又稱,現時香港已有5個舊郵筒在歷史博物館等地作展覽用途,香港郵政將從庫存的退役舊郵筒中再選取7個不同款式的郵筒,放在合適地點供市民觀賞。

對於舊郵筒被指「不合宜」,前郵政署署長譚榮邦指出,港府在1997年回歸時,確實考慮過相關問題,但當時政府從實用角度出發,認為郵筒耐用,且更換的工程較大,決定保留舊郵筒。

譚榮邦表示,不理解香港郵政現時為何要覆蓋郵筒上的徽號,但認為此舉是「欲蓋彌彰」。他指,香港不少殖民時期的街道名,如英皇道、太子道等,都沒有在回歸後改名,認為不是所有殖民時期留下的事物都要改。

5 %
香港目前有1148個郵筒,英治時期沿用至今的舊郵筒共59個,約佔5%。

聲音

不少英治時期的舊郵筒為本港製造,正反映本港中西文化薈萃的特點。促香港郵政收回成命,勿向街頭文物動手。

「郵筒搜救隊」隊長冼偉文

回歸後處理殖民地年代的行政手段應與保育歷史須取得平衡,亦毋須聯想到「去殖化」與否……不想抹掉歷史,至少各時期要保存一套,否則我覺得好反感。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對《明報》説

為何不拆除禮賓府?整棟建築物都是英治、日治時期的殖民符號啊。

時評人陶傑

第一化的問題,沒依法實施去殖民化,讓本應放在歷史博物館裏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有的被奉為金科玉律。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於9月20日指香港存在「兩化問題」(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

香港郵政

成立於1841年,現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郵政部門,原本隸屬於經濟發展及勞工局,於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郵政署於1995年開始轉型為以「營運基金模式」運作,財政自主,以比較商業的手法經營郵政業務,郵政署的收入來自售賣特殊郵票、傳統郵遞、特快專遞及繳費服務(如政府部門及公共事業)等。郵政署亦為香港人提供辦理電子證書服務。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明報蘋果日報RTHK南早中文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