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莊陳有:今日容許干預 他日干預只會更大

「內地有一種政治干預大專院校的文化和做法,而傳來的方式是透過一些人的所謂lobby、所謂的『識做』。」

刊登於 2015-10-02

#評論

2015年8月25日,港大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在會議後會見傳媒。 攝:羅國輝/端傳媒

編按: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否決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教授出任副校長,港大校友、失明人協進會會長莊陳有在facebook形容是「港大和所有珍惜學術自由的人最悲痛的一天」(The saddest day HKU and those of us who so value it.),端傳媒專訪了莊陳有,以了解他為何有此感嘆:

問:如何評價校委會否決任命陳文敏教授為港大副校長一事?

莊:港大校委會沒有堅持到大學自主的原則,(委員)有多少人背後受到政治影響我們不知道,但有些人在考慮任命陳文敏的時候必然有考慮到陳的政治因素,這其實影響了大學的獨立性,對此我感到非常失望。

現時校委會否決任命陳文敏的理由都是校委會本科生代表馮敬恩引述出來的,我們不知道馮同學有沒有引述錯誤,但如果校委真的有提及過馮同學的引述內容的話,這就非常難以接受了,因為這些理由都是非常表面的理由。最好就是校委會出來交代,看看馮同學有沒有引述錯誤。

我認為校委會有需要出來交代,因為校委會主席梁智鴻稱否決任命陳文敏是「為港大長遠利益」,究竟是什麼「長遠利益」?請人為何要講「長遠利益」?當然他們是要請合適的人,但應該只論人選合不合適,講「長遠利益」不就是指一些政治因素嗎?不如請校委他們出來詳細交代吧,這件事是學生、職員、校友和所有關心港大的人都需要知道的。

為何我會如此關心此事呢?因為內地有一種政治干預大專院校的文化和做法,我們現在很怕這些文化會傳到香港,而傳來的方式是透過一些人的所謂lobby(游說)、所謂的「識做」。香港的大學最好的地方,就是我們擁有一個自由的學術空間,如果連這方面都失守的話,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問:你認為內地有插手干預?

莊:《文匯報》、《大公報》大規模批評陳文敏,都已經代表了官方意識,難道文匯大公不能夠代表中央嗎?不如要求校委會發聲明批評有人洩露資料給報章,為何不見他們這樣做?不如叫校委調查一下是誰洩露資料?他們又沒有這樣做啊。若不能這樣做的話,如何服眾呢?內地有否插手,我的估計不重要,最重要是大學要釋除這些疑慮,這樣大家才能心安。

問:你認為往後大學受政治干預的情況會變得嚴重嗎?

莊:我相信政治干預校園的情況會愈來愈嚴重,因為有些人認為這樣做(干預)才是對的。所以為何我要關心、發聲。大學自主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亦長遠能幫助中國向前改革,如果我們不保衛大學自主,是非常可惜的。有些校委──部分是我尊重的人──可能他們考慮的長遠利益是:現在遷就一下,可能以後就會有少一點干預。我並不同意,這會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一定不可能如願以償,現在都可以干預的話,以後干預只會更大。

問:如何評價馮敬恩違反保密守則披露與會內容的做法?

莊:違反守則的不對,跟道德上的不對相比,是沒有那麼嚴重的。我的判斷是,有些公共利益比條文更重要,所以我認為他這次的行為是對的。

問:你如何看待學者就公共事務發表意見或者參與公共事務?

莊:學者就公共事務表達意見或者參與公共事務,是理所當然的。學者都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應該利用自己的知識、較抽離的位置、長遠的眼光及廣闊的研究基礎去建言獻策,這是很合理的事。至於學者的結論,可以是不同的,這是百花齊放的言論自由社會最寶貴的地方,特別針對某一立場的學者,是不對的。如果我們縱容一些學者因言論立場而受到排擠和打壓,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有人以為只是一個學者受打壓,別的不會有事,但有一個就會有第二個,好像德國納粹針對學者、新中國建立時第一時間也是控制大學和學者一樣。在一國兩制之下,如果要發揮香港的強項,就要保障學者有空間和自由去發表言論,以及在公共事務發表意見。

問:除了希望校委會委員公開交代之外,你還有什麼建議嗎?

莊:需要檢討校委會的組成方法,以及檢討有什麼機制可以減低外邊的政治干預。不過,機制是不能完全保障大學獨立自主的,最重要還是人的原則、人的integrity(直正)、人的操守,這些重要價值觀才能真正守護大學自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