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名廚 Jamie Oliver 早在2005年成立了一個「吃得更好」(Feed Me Better)計劃,希望改革英國學校的餐單,將把漢堡、薯條、披薩、火腿等常見的學校午餐食物替換成義大利麵、新鮮蔬菜、魚類和水果,以推廣飲食健康和營養,解決學童的肥胖問題。10年過去了,Jamie Oliver 近日不得不公開承認計劃徹底失敗。
「吃得更好」計劃的原意是透過與學校合作,改善學校膳食。Jamie Oliver 認為,由於學童幾乎每天都要在學校吃一到兩頓飯,所佔比重可能比在家中還要多,但由於經濟和省時等因素,學校的食物通常都是快餐,忽略了飲食均衡和營養,導致英國學童出現肥胖等飲食健康問題。
然而,「吃得更好」計劃還是敵不過資本世界的各種現實,包括學校資源、經濟階級分野等。Jamie Oliver 慨嘆,似乎在英國,就只有中產以上的階層才有條件着重飲食營養及健康。
我必須承認我失敗了,可能主要原因是我想得太簡單⋯⋯在英國,吃得更好一點,為孩子提供正確的膳食,似乎是件中產以上階層的奢侈事情。
長期關注貧窮與飢餓問題的英國作家門羅(Jack Monroe)曾經批評「吃得更好」計劃不切實際,因為一些貧窮家庭根本無法負擔;貧窮學生入讀的一些學費較便宜的學校,通常靠「食物銀行」提供的罐頭作為學生餐,而這些罐頭根本無法烹調出 Jamie Oliver 所建議的營養餐單。有些英國家長甚至認為,快餐既美味又便宜,沒有什麼問題,因此反對相對昂貴的「吃得更好」餐單取代快餐。
英國政府將2015至2016年度的學校膳食資助金額,由上一年度的3000英鎊調低到2300英鎊,使得很多規模較小的學校不得不從教學預算中抽調資源安排學生膳食。加上今年英國最低工資上調到7.2英鎊,學校派餐職工的工資也隨之上升,學校財政更加困難。8月份,英國組織「國家小規模學校聯會」警告,部分學校可能要裁減課堂,緊縮開銷,以支付學生膳食費用。
據《衛報》從2014年3月跟進訪問了幾家為學生提供免費餐的學校,發現一些學校在一年虧損接近一萬英鎊的經營狀況下,只能為學生提供冷餐。其中位於布里斯托的 St Mary Redcliffe 小學,今年獲得市議會贈置一間新廚房,才能偶爾為學生提供熱餐膳食。
聲音
引語貧窮家庭生活拮据,單靠從食物銀行得到的罐頭,怎能煮出 Jamie Oliver 所建議的營養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