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社科院:中國九成城市「亞健康」

刊登於 2015-10-02

中國社會科學院9月29日發布報告顯示,中國處於健康發展狀態的城市不到十分之一。攝:Stringer/REUTERS
中國社會科學院9月29日發布報告顯示,中國處於健康發展狀態的城市不到十分之一。

9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 No.8》,顯示中國城鎮化在過去5年中取得突破,但處於健康發展狀態的城市不足十分之一。

許多城市的發展方式依然粗放,管理建設相對滯後,軟硬環境都存在薄弱環節。

藍皮書課題組研究員單菁菁

這是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第8本城市藍皮書,以回顧上一個五年級計劃(2011至2015年)、展望下一個五年計劃(2016至2020年)為主題。

藍皮書指出,中國城鎮化率在過去5年中突破了50%的門檻,並在2012年達到52.6%,超越了52.5%的世界總體水平。藍皮書估計,這一數字將在2020年超過60%,在2030年達到70%左右。

然而,城市發展的問題依然嚴峻。藍皮書指出,通過對287個地(市)級以上城市的健康發展狀況進行評估,有九成城市處於「亞健康」狀態。部份城市過度擴張、資源緊缺、供應不足、交通堵塞等「城市病」依然普遍。

此外,城市發展中的失衡現象也較為嚴重,包括產業發展跟不上城鎮化推進速度、產業區和生活區匹配不足,以及「社會空間分異」──不同階層的人聚居於不同空間,造成階層隔離、社會分裂、貧困群體邊緣化等社會問題。

藍皮書還批評了政府的城市規劃,稱一些地方的規劃頻繁調整,「建了拆、拆了建」,另一些則「自我中心」,未能很好地考慮自身在更大區域範圍中的定位。

在城鎮人口分布方面,藍皮書指在2010至2014年間,城市農民工增加了1486萬人,但農民進城的轉移速度,已從2005至2010年間的4%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0.1%,幾乎是零增長。此外,新增農民工中只有10萬人流向北京、上海等直轄市,顯示了直轄市對這些勞動力吸引力的下降。

在勞動力方面,藍皮書進一步指出,中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2030年左右人口將出現負增長,而勞動力供給規模的下滑將更早。藍皮書認為,這標誌着中國人口紅利將徹底消失,城市經濟社會運行也將受到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7 %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中國的城鎮化是指常住人口城鎮化,與戶籍人口城鎮化有巨大差別,兩者在比例上相差17%左右,意味着17%的中國人口是「被城鎮化」的,是「有其名,不能說完全無其實,但是『實』還比較少一些」。

聲音

許多城市的規劃缺乏長遠性,換一任市長就進行修編,規劃部門是很忙的,收入是很高的,就在於我們市長經常換。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

當今社會城鎮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產業積聚,人口積聚,甚至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經濟活動的積聚。其實更應該說的它是創造力的積聚,它是有意義的。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

願意在農村生活的人,真不該把他們變成城裏人。人應該有權利選擇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網友青花瓷

城鎮化

城鎮化是指人口向都市聚集、都市規模擴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經濟社會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變遷。從經濟結構變遷看,都市化過程是農業活動逐步向非農業活動轉化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從社會結構變遷看,都市化是農村人口逐步轉變為城鎮人口,以及城鎮文化與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農村擴散的過程;從空間結構變遷看,都市化是各種生產要素和產業活動向城鎮地區聚集以及聚集後的再分散過程。在對都市化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中,要考慮都市發展質量、城鄉協調程度、都市化帶來的文明成果以及為此付出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的代價。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新華網聯合早報中國網澎湃新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