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任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被指捲入「關係招聘」事件。9月21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李小加在任職摩根大通期間推薦聘用過多位中國政府官員、客戶及潛在客戶的子女及熟人。報導稱,李小加利用摩根大通2006年建立的「子女項目」,僱傭中國統治階層精英的親友,還暗示同事要「真正理解」這種僱傭行為「給公司帶來的好處」。
摩根大通有一個名為「子女項目」(Sons and Daughters)(又被稱作客戶推薦計劃)的計劃,通過該計劃可以僱傭與中國高幹或企業高管有關聯的人。2013年,美國監管部門就開始依據《海外反腐敗法》調查這個「子女項目」,並獲得一些文件和電郵。《海外反腐敗法》禁止美國公司通過給予外國官員有價值的東西來獲得「不公平的優勢」。但紐約時報指出,20年來,美國的投行一直都將尋找中國「太子黨」列入僱傭策略,摩根大通也不例外。
李小加在2003年至2009年期間任職摩根大通中國區董事長。紐約時報2013年的報導顯示,摩根大通於2006年開始「子女項目」,是由於中國官員的朋友和家人急於得到摩根大通的工作。摩根大通高管稱,該項目的初衷是希望有助於杜絕孳生裙帶關係,避免在美國受到賄賂指控。但摩根大通對符合該項目的應聘者要求逐步寬鬆,反而滋長了問題僱傭的現象。
所有這些請求都實在令我疲憊不堪了,但我估計大多數的客戶已經到了子女需要做實習生的年紀。這種事確實可以好好利用,但這樣的需求太多也是個大問題。
華爾街日報披露的資料顯示,李小加在職期間推薦了大量的僱員,僅2008年就推薦了至少8人。其中有的人獲得了8周的實習機會,有的獲得了一年的工作合約。
這8人中還包括中國證監會高級官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黃紅元的一位「世交」。李小加當時指示同事,要讓這個人感覺摩根大通「排除了萬難招她進來」,這樣她才會心存感激。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他還在電郵中寫道:「記得在我可以打電話給黃紅元邀功的時候,告訴我。」李小加任職港交所總裁後,曾與黃紅元共同簽訂「滬港通」。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李小加也對過多的這類求職請求感到疲憊,他曾在電郵中表示希望能有法律來規管這種事,也曾拒絕過一些高官的請求,如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因為他認為兩間機構之間沒有什麼「有意義、牽涉實際利益」的關係。
事件曝光後,李小加發表聲明指自己是按公司內部的「正式程序」來辦事,他也不可能一個人單獨決定聘用的事。而對於早年推薦過什麼人,他表示無法回憶起具體細節。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對此事件不做評論,但肯定李小加的領導使港交所業務取得增長。香港證監會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亦已知悉此事,但都沒有作出評論。
信報引述一名「接近港交所的人士」指,報導暫時不會動搖李小加的地位,但可能會引來監管機構的追查。
聲音
多年來,通過聘用中國高官親友來建立「關係」已成爲西方投行的一種標準做法。
我覺得,我的家庭無法提供其他一些人的家庭向你提供的助力:為公司帶來他們家控制的生意。
這個人是中國證監會的黃紅元引薦的,必須要把這件事辦好。黃紅元希望我們把面試程序正式走一遍,好讓她理解我們的運作。你能帶上兩個人一起去面試一下她嗎?
李小加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