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工程(下稱高鐵工程)一再超支延誤,據香港運輸及房屋局最新公布的數字,高鐵工程累計開支已比所批合約金額多出16億港元,而各個承建商提出的未解決申索已累計至174億港元。
9月22日,香港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接受明報訪問時形容,高鐵工程已瀕臨「爆煲」(耗盡財政預算),多個承建商因為不滿政府及港鐵處理申索速度緩慢,正醞釀「集體離場」(單方面終止合約)。最終可能導致工程局部停頓,特別是直接影響能否如期在2018年第3季通車的西九龍總站。
他們(承建商)正計數,究竟未來工程會否仍有不可預計因素,令額外申請的203億元都不夠用。離場後可減低風險。
截至今年6月,高鐵整體工程進度為71.3%,但當中西九龍總站進度大幅落後,尤其弧形玻璃天幕設計的圖則經過多次修改。而在工程進度隱憂背後,項目財政亦面臨崩潰。
據運房局最新公布的數字,截至6月30日,高鐵工程同期開支約468億港元,首次錄得高於批出合約金額的452億港元,超支達16億港元。田北辰指,當初工程預留的54億港元應急儲備,目前只剩下38億港元,若正向政府及立法會申請的203億港元額外撥款不獲批出,則資金未必能捱到2016年首季。
同時,承建商因工程超支已提出而尚未解決的申索,於今年上半年內急增50%,累計已達174億港元;若按過往申索成功比率約為五成計算,承建商應可獲起碼87億港元。田北辰指,多個承建商正計算風險,若政府遲遲未追加撥款,可能會集體單方面終止合約,導致高鐵工程停頓。
據明報報導,不滿申索遭拖延的承建商包括禮頓和金門,兩間公司合共投得118.8億港元合約,佔整體工程總額超過四分之一,其中西九龍總站北工程由兩間公司興建。但兩間公司在接到明報記者查詢申索詳情時,均未有或拒絕回應。
聲音
港鐵作為高鐵管理人,有最大責任及義務控制成本,盡快完成工程。
按目前估算,高鐵工程最初預計的650億元金額,料於一年內用完,港鐵會密切監察及控制工程成本,並配合政府在工程費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