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張望:安倍政治學與中美日大棋局

日本本次新安保法案所折射出的深層意義,必須在中國崛起和「美主日從」的同盟結構下來加以理解。

張望:安倍政治學與中美日大棋局
2015年9月19日,東京,反對安保法的市民得悉議案獲通過後舉起標語及高呼口號,表達不滿。

2015年9月19日凌晨,在日本國會外民眾的激烈反對聲中,由執政自民黨控制的參議院表決通過安倍政權提交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和《國際和平支援法》。至此,戰後日本安全政策的重大轉折宣告完成,安倍政治學的戰略目標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所謂「安倍政治學」,其特色可概括為:以「安倍經濟學」為手段抬高內閣支持率,進而實現修憲和日本軍事正常國家化的戰略目標。安倍從其自身2007年的政治災難中總結出,政權運營表面不可過分強調修憲,否則無法抓住日本選民的選票。改善日本經濟,並通過改善經濟來提高內閣支持率,以迂迴手段向修憲目標邁進,成為2012年安倍上台後一貫的執政戰略。

作為國內政治的中國威脅

「安倍政治學」在日本國內的最大對手,是和平主義思潮。在本次反安保運動中,日本的和平主義者認為,日本擁有舉世無雙的和平憲法,並且在戰後70年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中立和平國家」的美譽。目前日本所面對的安全問題完全可以在現行和平憲法的框架下,以「個別自衛權」的方式來應對。在小泉內閣時代負責防衛問題和2003年伊拉克派遣失誤的內閣官房副長官助理柳澤協二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在8月出版的《周刊Economist》雜誌上,柳澤撰文呼籲,日本應該避免把有限的財力物力投入發展軍事,在世界各地跟隨美國製造敵人,而是應注重通過和平的國際協調方式,有效利用聯合國機制和非政府組織來解決目前的安全問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