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林立志:監察區會撥款 挖建制長城牆角

雨傘運動後,大批雨傘族稱將參選本年底的區議會選舉,重奪香港未來,但說易行難,區議會已被建制派在2003年後這十年間築起「建制萬里長城」。

刊登於 2015-09-17

觀塘區議會建議在觀塘海濱長廊加建造價五千萬元的音樂噴泉。圖為觀塘海濱長廊。
攝:盧翊銘/端傳媒
觀塘區議會建議在觀塘海濱長廊加建造價五千萬元的音樂噴泉。圖為觀塘海濱長廊。 攝:盧翊銘/端傳媒

近年,北京已大幅調整治港思路和策略,《一國兩制白皮書》正正反映北京以天朝主義心態,宣稱對香港擁有「全面管制權」。由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領導的中聯辦、港澳辦等,更明目張膽地違反《基本法》第22條有關駐港機構不得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條款,無孔不入地干預香港的自治事務。地區統戰滲透日盛,以「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慢慢地築起「建制選舉長城」,將香港徹底地推向類近星馬俄式的「選舉威權主義」(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體制。建制派議員經常通過區議會撥款以不同名義大搞「蛇齋餅粽」式康樂活動,加上工程撥款亦大幅傾斜以公帑堆砌功績,為建制派議員造勢,地區處處出現「大白象」工程。

在廢除兩個市政局後,區議會地位日益重要,雖然職權上仍有一段差距,但撥款權力及區議會的諮詢角色及政府重視度日益上升。《區議會條例》有關區議會的一項職能:「為進行地區公共工程和舉辦社區活動而撥給有關的地方行政區的公帑的運用」,各區每年均獲撥款約2300萬元,供地區的指定組織、康文署及地區團體申請,18區每年總撥款超過4億。加上2013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區撥款一億共超過18億的社區重點項目,所涉公帑不菲。

區議會常將各種交通、房屋、環保,甚至推廣《基本法》等議題,轉化為以「蛇齋餅糉」飲飲食食形式舉行,例如葵青區議會曾多次遭揭發公帑撥款自肥,六成活動找關連團體合辦;推廣基本法撥款變石斑海鮮宴等。2013年《施政報告》提出每區撥款一億元的社區重點項目,各區出現更多反彈。例如葵青區63萬元設facebook專頁推銷項目卻招攬海外人士讚好;鰂魚涌的「不能避雨的避雨亭」;大埔林村「天安門」工程審批涉私相授受;西貢調景嶺普賢佛院慘遭逼遷議員涉利益輸送;觀塘區議會花逾5000萬元興建3D音樂噴泉等等事件。幸好各區分別成立關注組,監察甚至迫令區議會修改或撤回原有項目,這正是民間的在地抗爭,對建制派的形象政績面子工程大聲說不!

有關區議會撥款問題,審核撥款會議是否開放,文件是否需要上載,給予公眾及傳媒監察,各區議會只會自定規則,條例並無硬性規定。

過去一般市民可能認為區議會只是派「蛇齋餅糉」、舉辦廉價街坊旅行的聯誼會,區議員頂多是關注區內的交通路線、環境衛生、大廈管理等的街坊里長,地位及形象一般不太高。直至雨傘運動後,大批雨傘族稱將參選本年底的區議會選舉,重奪香港未來,但說易行難,區議會已被建制派在2003年後這十年間以「農村包圍城市」戰略,以戰養戰,區議會已築起了「建制萬里長城」。

有關區議會撥款問題,審核撥款會議是否開放,文件是否需要上載,給予公眾及傳媒監察,各區議會只會自定規則,條例並無硬性規定。十八區區議會在建制派壟斷下,雖然經歷中西區撥款風波,迫使增加透明度讓公眾監察,但現仍產生很多漏洞和徇私,自己撥款自己審批情況比比皆是。以葵青區議會為例,筆者曾統計2014年的區議會撥款中,絕大部分受惠團體與建制派區議員有着密切的關係。

如區議員是申請者,只作簡單申報即可,甚或退出審核小組,由其同一政黨、黨派代為審批,心領神會地一一通過。如申請者為其議員辦事處職員或義工,更可審議時不需要作任何利益申報,更不需避席,視程序公義和利益衝突如無物,以公帑穩固自己票源。不少建制組織更以分拆方式,用同一地址,同一班成員交替成立子組織,申請幾次撥款,款項足夠支付職員薪酬、跟進活動及組織發展,鑽撥款規則的空子,以公帑自肥。長期以來,民政事務局及各區民政事務署均知悉有關做法,但卻縱容漏洞,不單失職,更被質疑以公帑養活議會佔多數的建制派。

改變區議會及地區文化

希望守護香港的市民可做的,尤其年輕一輩,應摒棄對區議會「蛇齋餅糉化」只是嗤之以鼻的心態,反而須以不同的「在地抗爭」方式,改變有關區議會及地區文化,以達至抗衡大陸的「統戰滲透」、「選舉操控」,打破「建制萬里長城」。

其一:個人做法為向長輩灌輸教育,拒絕接受「蛇齋餅糉」,讓長者了解其表面關懷,背後卻滿布「統戰」及「長期賄選」的目的。但相信兩代之間需要有相當強的互信及親密關係,才可說服長輩們免受誘惑。

其二:以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方式,積極聯繫各區議會的民主派議員及社區人士成立關注組,如廿多名泛民主派八九十後區議員及社區主任於今年4月成立的「區政.改造」平台,以及最近有網媒成立「十八區公民監察員」,「義務參與更新和完善專頁,包括協助收集各區區選資訊、發掘候選人新聞等。」在議會內外積極監察所有地區活動,尤其以公帑贊助的活動,監察政黨人士有否在場作過分宣傳,並會否以舉辦活動為名,實質有助選成分,變成公帑自肥以助勝選。亦應如上所述,監察各區工程項目,不要再成為建制派以公帑堆砌的功績,毫不計算成本效益。如發現有關情況,應立即向區議會秘書處及傳媒揭露及投訴。

爭取明確訂立利益申報機制

其三:聯繫民主派議員爭取迫使政府修改《區議會條例》及《區議會撥款使用指南》,並將區議會各項撥款,納入每年審計署「衡工量值式」審計,及應在《區議會條例》中明確訂立利益申報機制及撥款使用指南,而非由各區議會自行訂立而出現上述鑽撥款規則空子的問題。更應限制純飲食聯誼活動的比例,如不多於20%,以確保區議會不會變成純街坊聯誼會,糾正居民對區議會的負面印象。

其四:最重要的,應投身參與區議會選舉,包括參選和助選,以選戰直接指出大陸的「統戰滲透」和「選舉操控」,並推出「改革區議會」政綱,不以「蛇齋餅糉」操控鐵票,倡議更多本土及在地議題,如小販政策,地區規劃民主化等,改變由建制派壟斷區議會,變成政治花瓶的局面。

區議會雖然在取消兩個市政局後,地位不斷提升,然而公帑使用仍缺乏監督,已不得不改革撥款制度,提升透明度,完善利益申報制度,使撥款過程在陽光下進行,不再讓每年逾億公帑成為利益輸送的溫床。打破「建制萬里長城」及「農村包圍城市」局面,先從贏回地區開始。

(林立志,民主黨葵青區議員、區政.改造成員)

延伸閱讀:

林立志,〈建制派如何築起選舉長城?──透視地區活動的撥款過程〉,載於方志恒(編)《香港革新論》,2015,頁119-126。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香港前途宣言〉

《香港革新論》網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