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連遭國際期刊撤稿 中國整頓學術風氣

刊登於 2015-09-18

施普林格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的首席執行官 Derk Haanku001bu001b。攝:Dibyangshu SARKAR/AFP
施普林格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的首席執行官 Derk Haank。

中國學術界頻現造假醜聞,繼今年3月被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BioMed Central)撤回41篇論文後,8月又遭全球最大學術出版社之一施普林格(Springer)撤回64篇論文。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協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等在9月16日聯合舉辦了「首都高校學風道德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提出對學術不端行為要嚴厲查辦,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效應。

撤稿事件給我國學術界在國際學術界的聲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再次表明我國學術界、科學界仍然面臨着學風浮躁、學術失範的嚴峻挑戰,學術不端行為正在變得更加多樣、更加複雜,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韓啟德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協)主席韓啟德在報告會上表示,經科協初步調查,被撤稿的作者曾在論文生產過程中借助「第三方」力量,暴露出國內學風浮躁、學術失範等問題。他重申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守則,分別是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呼籲學術界共同遵守。

在中文問答社區「知乎」上,有匿名網友分析稱,隨着中國學界推進國際化,學術造假行為開始氾濫,造成惡劣影響。由於同行評審(Peer Review)允許作者推薦審稿人,不少人自己註冊郵箱偽造審稿人身份,并提供正面的審稿意見。這種情況並不罕見,但國內學術界治理不嚴,即使被查出造假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也有學者認爲,學術造假固然與學者個人品行有關,但也不能忽視環境誘因。曾任職於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的張田勘指出,在中國,醫生、教師等職業的晋升過多依賴于論文發表數量,而非他們的專業表現。這種評價方法或許造成了論文的功利性,催生了論文造假市場。

還有人認為,撤稿情況應具體分析,不能全怪中國學者。學者喻海良指出,3月撤稿事件與一些第三方代理公司的私自行為有關,作者可能並不知情;這些公司通常提供語言潤色及投稿服務,而中國學者在英文主導的國際學術界存在語言劣勢,找第三方機構幫忙雖不符合國際規範,但已是普遍現象。他又指出,推薦審稿人是作者的權利,但是否接受最終是由學術編輯決定,因此出版方也有責任。

100 %
施普林格出版集團8月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已發表的64篇論文,全部出自中國作者。

聲音

科學的道路沒有坦途和捷徑,不要幻想走小道、抄近路,而是要誠實、踏實、扎實,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罪、耐得了寂寞。

中國科學院院士、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

大陸的高校國際化路線雖然起到了一些正面作用,但是有時候我覺得還不如讓這幫人自己在國內自己玩。中國這麼大體量,就算有1%的爛教授,也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自己弄得不倫不類,還打擾了別人愉快地玩耍。

知乎網友

12個學術期刊,在2014年一共發表學術論文3252篇,中國作者貢獻892篇,所佔比率將近28%……不能因為這次撤稿風波,就否定中國絕大部分學者對學術界的貢獻。

學者喻海良

同行評審

同行評審是一種學術成果審查程序,即一位作者的學術著作或計劃被同一領域的其他專家學者評審。同行評審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在複雜的研究工作中,難以單憑個別作者或單一研究團隊的力量來指出當中所有錯誤及瑕疵。由於評審人通常都是文章所涉領域裏挑選出的專家,同行評審被視為學術研究和創立可靠學識的關鍵。文章發表後面向的學術界讀者只是某個有限領域的專家,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需要同行評審來保證文章中研究結果的可靠性,然後在這些研究結果的基礎之上進行後續或相關的研究活動。因此,如果作者被發現在文章中造假,通常視為重大醜聞,因為有可能許多其他研究者已經依賴於這項研究結果。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中國新聞網法治中國網Nature中國青年報知乎科學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