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駕駛汽車——這種在科幻電影裏經常出現的技術——可能很快會進入一般民眾的現實生活裏了。Google X 實驗室政策部門負責人 Sarah Hunter 近日稱,Google 正在生產數百輛去年曾展示的低速兩座無人駕駛電動汽車,並透露未來可能投入大規模生產。
我們正在製造幾百輛這種汽車,目的是讓我們的團隊學會怎樣從零開始製造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駕駛是一種通過電腦實現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的技術,它需要依靠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協同合作。早在2010年,熱衷於通過技術改造世界的 Google 便宣布,正在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開發,目標是改善交通並減少碳排放。在經過數年的設計、測試之後,Google 的無人駕駛技術日趨成熟,該公司希望在2020年讓無人車變得普及。
據 Hunter 介紹,無人駕駛汽車的操作方式只設「行駛」、「減速慢停」、「急停」三個選項,乘客上車時只需對着汽車説出目的地即可,非常安全可靠。即使路上出現任何問題,也可以立即由人接管。為環保考慮,Google 目前的汽車原型完全是電動的,但最終大規模生產的汽車也有可能採用混合動力。
Google 目前生產的汽車都是由其製造合作伙伴 Roush 公司組裝的,而大規模生產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建設更大的工廠,所以可能還需等待數年。Hunter 也在報告中表示「尚未決定如何把技術推向市場」,她說,「到底是大規模生產,然後賣給個人用户,還是我們自己以提供服務的形式來運作,目前尚不得而知。」
有研究人員稱,世界上如果沒有駕駛員,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會大大減少。不過,自開始進行測試以來,Google 無人汽車還是發生了16起交通事故,大部分都是輕微碰撞。Google 聲稱,每次碰撞都是人的錯,包括今年8月發生的一起追尾。
研究自動車輛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設計實驗室主任 Donald Norman 認為,自動汽車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讓它們融入人類的世界,他認為「這些車太追求安全了,它們得學會適度強硬,而什麼叫做適度則取決於不同的文化。」
聲音
我們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把人們從私家車背後解放出來,讓大家享受到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方式。
自動化汽車可以為美國節省數千億美元的交通事故成本,交通擁堵成本以及運輸過程中以人力提高生產力的成本。但它也可能使客運和貨運過程涉及的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如果自動化汽車足夠可靠,總有一天政府或將禁止人類駕駛員駕車,因為美國每年90%以上的交通事故人員傷亡是由駕駛員失誤導致的。
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將意味着政府對超寬車道、護欄、減速帶、寬路肩甚至停止標誌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可以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