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將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並將在年底前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
消息傳出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直線飈升近1%,匯價自6.4800附近一路上漲逾700點至6.4005,刷新近一個月的最高位。8月11日中國央行意外宣布人民幣貶值後,由於外界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 離岸人民幣一直處於下跌狀態。
這是中國外匯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步驟。當國家貨幣走向國際化,境內外匯市場也應逐步走向開放,最終成爲全球金融機構、全球央行都可以參與的外匯市場。現在由於境外金融機構和境外央行類機構不能參與需求,它們需求就難以在市場上體現出來。
農銀國際香港研究部聯合主管林樵基(Banny Lam)認為,向境外央行開放在岸人民幣市場,將提高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國際認同。他表示:「相比通過本地銀行交易,允許直接投資將給境外央行更大的靈活性和對成本的控制權。整體來說,這一舉措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開放銀行間外匯市場,也將幫助中國政府爭取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SDR)。SDR 是進行國際支付的特別手段,以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組成的「一籃子貨幣」定值。獲得這一資格的重要指標是該貨幣在全球官方儲備的份額。根據 IMF 數據,人民幣去年在全球官方儲備貨幣中名列第7位,排在四種 SDR 貨幣和澳元、加元之後。人民幣在官方儲備中的比重只有1.1%,而美元占比高達63.7%。
此前,央行曾於7月14日發文向三類外資機構開放銀行間債市。未來外國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參與銀行間債市,額度將無需通過審批,備案完成即可,可投資的産品範圍也進一步擴大。該舉措可使外資機構在儲備中納入人民幣資產。
當天發言中,李克强還提到年底前將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根據渣打銀行5月份的報告,全球有超過60間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正投資人民幣資產,合併價值大約在700億到1200億美元。
中國央行在6月11日的一份聲明提到,CIPS 的第一階段將在上海開始,主要處理亞洲、大洋洲和歐洲的業務。 CIPS 上線後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清算、結算效率,便利人民幣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聲音
星期四的舉措不會在短期內吸引大量資金流入,因爲外國中央銀行可能不會對大規模投資表現出興趣,因為人民幣貶值預期仍舊非常高,市場波動性仍然較高。這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一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的差距只有在中國經濟基礎變得更好的情况下才會縮小。
向外國央行打開中國銀行間匯市有利於人民幣更加市場化,可促進人民幣加入SDR,這也是國際基金貨幣組織要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