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深水埗可以發生的狂野事

大畫廊、大博覽會、大博物館……在正努力發展成為「亞洲藝術(市場)之都」的香港,做一個「沒有大空間、大方向、大志向」的藝術空間,究竟要做些什麼?

深水埗可以發生的狂野事
藝術家李傑與策展人黃子欣在深水埗鴨寮街成立的咩事藝術空間 (Things that can happen)

編者按:聽到李傑會參與做一個非牟利藝術空間,我們的反應和與他合作的第一個藝術家卓思穎一樣,都是吃驚,因這個代表香港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其作品個人性及詩意十足,不似要搞社會實踐的模樣。和李傑聊起來,他也說,要單靠自己肯定就做不成,還多虧十幾年的友人黃子欣一起出力,再加上種種因緣際會,才終於成事。李傑說他做這件事,是眼見「香港一天天差下去」,但又不想僅僅靠罵,雖然我們說起現況來,他還是氣得不行,「但罵完,還是要做事,不然完全沒有用」。「咩事藝術空間」的成立,就是這種想法下的實驗之一。

藝術家李傑與策展人黃子欣在深水埗鴨寮街成立的咩事藝術空間 (Things that can happen) 攝:Lit Ma/端傳媒
藝術家李傑與策展人黃子欣在深水埗鴨寮街成立的咩事藝術空間 (Things that can happen)
卓思穎在咩事藝術空間展出的作品之一。 攝:Lit Ma/端傳媒
卓思穎在咩事藝術空間展出的作品之一。
咩事藝術空間裏的水晶吊燈也成為卓思穎的創作材料。攝:Lit Ma/端傳媒
咩事藝術空間裏的水晶吊燈也成為卓思穎的創作材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