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夏令時間9月9日晚上6時30分過後,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將成為自諾曼征服者登陸英倫島以來,所有41位英國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打破了維多利亞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祖父的祖母)在位63年零216天的紀錄。
據 BBC 報導,白金漢宮已要求不要安排大型的官方慶祝活動,並指女王希望低調渡過這個英國君主體制的里程碑時刻,寧願在明年4月她的90歲壽辰才舉較大型慶典。BBC 指,王儲查理斯(HRH Prince Charles)也不會像2012年女王登基60週年慶典一樣發表公開賀詞,而英國首相卡梅倫則將於當天在議會發表講話,代表大不列顛臣民對女王表示敬意及感謝。
伊利沙伯二世打破在位最久紀錄前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於9月6日發表了一項英國國民民意調查,其中27%受訪者推選伊利沙伯二世為「英國歷來最偉大的國君」,票數比第二、三位的伊利沙伯一世(13%)和維多利亞女王(12%)加起來還要高。不過,受訪者也普遍認為伊利沙伯二世在位年代的重要性,遠不如16世紀「伊利沙伯時代」及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
她(伊利沙伯二世)為英國君主已有的三項政治權利(諮詢、鼓勵和警告)增添了第四項政治權利:沉默及不公開表態的義務。不僅是對有政治分歧的事務不表態,而是對任何可能引起爭議的事情統統保持沉默。
1952年2月6日,56歲的英皇喬治六世(George VI)因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在睡夢中駕崩。當時伊利沙伯二世只有25歲,正在非洲肯亞訪問。作為喬治六世的長女及王位指定繼承人,年輕的伊利沙伯二世繼位登基,自此成為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其子查理斯也於2011年起打破了愛德華七世(Edward VII,維多利亞女王之子,1841年11月9日至1910年5月6日)的59年2個月零13天的紀錄,成為英國歷史上在任最長時間的王儲。
由於伊利沙伯二世即將打破維多利亞女王的在位時長紀錄,媒體輿論也藉機將她們兩位作比較。聯合早報網引述觀察家分析指,維多利亞女王與伊利沙伯二世的個人及其時代均形成鮮明的對比,「前者挺身任事、裁奪大計而獲得民心,後者的民望則來自隱身幕後,謹言以避物議」;報導並指,這充分反映出隨着時代流向,英國王室體制的地位也有了改變。
英國憲政歷史權威學者大衞・斯塔基博士(Dr David Starkey)指,伊利沙伯二世「從來不把自己看作一個偉大的、歷史性的人物」,而她在英國君主已有的三項政治權利(諮詢、鼓勵及警告)之外,還增添了「適時保持沉默、不公開表態」的第四項權利。斯塔基博士指,這是伊利沙伯二世對君主立憲制下君主角色的重新定義,也是她在臣民不知不覺中成就的一項「豐功偉績」。
聲音
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英聯邦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