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中港足球:舊日的恩怨

與今天中港台三球隊分庭抗禮不一樣,中國隊球員曾經大多來自香港,香港球員也曾為台灣奪過亞運金牌。

端傳媒記者 黃銘浩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5-09-04

1985年5月20日,南華早報頭版。
1985年5月20日,南華早報頭版。

9月3日晚上,2018年世界盃外圍賽即將展開,香港隊與中國隊足球大戰一觸即發,兩地球迷勢成水火。但早在1949年前,中國隊大部分的球員其實都來自香港。

香港早年有「遠東足球王國」之稱,很早就發展足球運動,曾是中國足球水平最高的地區。被稱為「遠東球王」的香港人唐福祥,是中國首名在國際賽進球的球員,更是中國首位國家足球隊隊長。上世紀20年代,中國隊挑選足球員參加奧運等國際大型賽事,不是在上海選人,就是在香港選人。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繼續挑選來自香港的球員參賽,其中包括「中國球王」李惠堂。1954及1958年,中華民國連奪兩屆亞運會足球金牌,大部分球員都來自香港。直到1971年,因為香港足總禁止香港出生的球員代表台灣參賽,中華民國才停止挑選香港球員。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總會加入國際足協,中國隊多次在國際大賽遇上香港隊。其後更爆發幾場經典大戰,包括香港隊在世界盃外圍賽淘汰中國隊的「五一九之役」。加上改名「中華台北」參加國際賽事的台灣隊,兩岸三地出現3支足球隊分庭抗禮。

以下是兩岸三地足球隊的成員變化和演變過程。

1908-2015 中國隊與香港隊。製圖:端傳媒
1908-2015 中國隊與香港隊。
球場上的22人。製圖:端傳媒
球場上的22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