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顧台灣島內的質疑與譴責,國民黨前主席、台灣前副總統連戰一行於8月30日晚抵達北京。與台灣輿論相反,北京負責接待的國務院台灣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對連戰此行大為讚賞,不僅稱連戰在2005年以國民黨黨主席的身份訪問大陸是實現了兩岸的「歷史性握手」,也對連戰多年來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勇氣和毅力」給予肯定。
9月1日上午,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發表即席講話。連戰稱,在抗戰中,蔣介石領導正面戰場,毛澤東領導敵後戰場。但此言一出即引發台灣總統府反駁,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表示,抗日戰爭無論正面還是敵後戰場,都是由國民政府領導的,這是不容否認的史實。然而,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則於8月31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共產黨才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戰期間,中國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領導下正面戰場,部署了一系列會戰和大仗,深深重挫了日軍。中國共產黨軍隊在毛澤東領導下敵後戰場,有力牽制、殲擊了日軍和偽軍。
國共兩黨對於抗戰史觀的「各自表述」,成為兩岸圍繞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活動爭論不休的話題。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曾於8月27日發表《致大陸當局公開信》,表示「沒有蔣先生的領導,就沒有抗戰的勝利,以及中華民族的雪恥復興,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並希望中共能夠「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實話實說」地探討抗戰歷史真相。
然而,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教育部則於近日向全國大中小學校發出通知,要求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提出「要突出思想內涵,把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國東方主戰場作用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
對於歷史問題,連戰在講話中還提到「非常贊同習總書記最近提出,兩岸『共用史料、共寫史書』」,並寄望藉此增進兩岸融合,提高抗戰在國際評價體系中的地位。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也於9月2日發表文章,提出了「全球抗戰史觀」的說法,強調從世界戰局和人類和平的角度考量,中國人民不僅實現了保家衛國和民族解放,也承擔了維護人類正義、保衛世界和平的偉大責任。
聲音
不宜參加,這就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立場。
8年抗日戰爭的真相不能消亡。因為,抗戰不是為了某一黨派,而是為了中華民族。兩岸俱屬中華民族,還原史實,取信於民,容我重申,此其時也。
從什麼角度書寫歷史、以什麼樣的歷史觀解讀歷史,決定着我們會塑造一個怎樣的世界、走向一個怎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