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台灣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104年(即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指出兩岸目前雖處於和平階段,但大陸未放棄「以武促統」和「武力犯台」的思維,並列明七種大陸可能犯台的時機。
根據台灣國防部評估,台灣宣布獨立仍是最可能動武的時機,其餘分別是台灣明確朝向獨立、台灣獲得核武器、內部動盪不安、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對話的延遲、外國勢力介入台灣島內事務、外國兵力進駐台灣。報告指出,大陸2015年國防預算約為9114億元人民幣,比2014年增長10%,總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陸軍費開支的增加,加劇了兩岸軍力失衡。台灣國防部同日公布2016年3217億元新台幣的國防預算案,台灣軍隊亦將從9月7日起進行為期5天的年度漢光實彈演習,模擬解放軍攻台時的反擊作戰。
中共以武促統思維並未隨兩岸關係改善而調整。
報告指出,2014年「太陽花學運」、「反服貿運動」等事件令大陸重新檢討對台政策,而習近平已於今年3月表示,若九二共識這個基礎不牢固,將會「地動山搖」。不久前,大陸在內蒙古朱日和、甘肅鼎新等地進行的軍演,均出現模擬台灣政、軍中樞及交通設施的建築物,進一步顯示大陸從未放棄武力犯台的意圖。報告又指,大陸現階段不具備全面進犯台灣本島的能力,武力行動可能按軍事威懾、封鎖作戰、火力打擊、登島作戰的次序,但也可能因為情勢緊迫,直接攻奪台灣本島。
關於大陸在南沙7個島礁填海造陸,報告認為大陸在完成造陸後,還將建造機場、碼頭等軍事設施延伸作戰縱深,並進一步公布「南海防空識別區」。但中國軍事評論員吳戈在接受《明報》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內部對是否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仍有較大爭議,美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反應將是中國考慮的主要問題。
聲音
中共藉全面深化兩岸交流,漸次改變台灣民眾對其窮兵黷武印象,進而爭取台灣民心與認同,模糊敵我意識,期達到弱化我抗敵意志的目標。
雖然兩岸關係有了很大發展,但台灣當局的這種猜測還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始終把大陸看作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台灣發表「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都是從美日學來的,公然宣揚的所謂大陸武力犯台時機只是一種猜測,只會增加兩岸的裂痕和對立。
每次只要國民黨選情不好,這種報告就會出來了。批個「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