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世代」讓資訊流通更加迅速通暢,然而對於一些封閉國家的人民來說, 想做到這一點有時並不容易,往往意味着一場對抗禁制的戰鬥。2008年以前,古巴法例規定一般民眾不得使用電腦,時至今天,據國際非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統計,也僅有約5%的古巴人民可以正常上網;而即使能連通互聯網絡,也受到不少限制。不過,這種禁制也激發了古巴人民的網絡技術創意。
2007年,兩個身在西班牙的古巴青年建設了 Revolico 網站。通過 Revolico ,古巴人民可以買賣個人物品,包括房屋、汽車以至於傢俱、糖果等等;也可以瀏覽招聘廣告尋找工作、招攬生意。同時, Revolico 也成為古巴最大的網絡黑市平台,人們在上面販賣假簽證、護照、結婚證書等。
Revolico 一開張就被封鎖了,但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使古巴人能訪問到網站資訊。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人們買東西時作為「市場」就會想到它。在這個地方,他們能找到任何東西,包括政府不讓他們持有的東西。
推出以來, Revolico 迅速成為最新古巴「網民」歡迎的網站,不過它也一直跟古巴政府的網絡監管措施鬥智鬥力。 Revolico 推出幾個月後,雖然被古巴官方技術封鎖,但網站創建人建立了大量代理服務器、DNS變通方法、私有網絡地址和多個鏡像,讓網站持續領先於官方的封鎖技術。目前,古巴官方只能更多地採取線下禁制手段。
據專門報導古巴消息的獨立網絡媒體 Cubanet 報導,今年2月,古巴政府取消了一批醫生和牙醫的「Infomed」郵件系統帳號,原因是他們被發現曾經使用「Infomed」收發 Revolico 網站的電郵。「Infomed」是古巴官方為國內醫護人員建立的內聯網絡及郵件收發系統,在一定的限制下,醫護專業人仕可以通過「Infomed」獲取海外醫療技術的新資訊,登入國際衞生組織的網絡圖書館等等,這也是他們唯一能連結海外親友的通道。除了官方在線上線下的打擊以外, Revolico 也受限於古巴緩慢的網速。由於古巴只有一條連接委內瑞拉及牙買加的海底光纖纜線,不少古巴「網民」依然透過電話撥號上網。
為了在官方限制及網速條件之下暢通無阻地接收互聯網資訊,古巴人民開發了「包裹」(西班牙語:El Paquete;英語:The package)。所謂「包裹」其實並非先進的網絡技術,反而是最原始的資訊共享方法。約6、7年前,一批海外網民每周把互聯網上重要的資訊全部下載到一個又一個的移動硬盤,把並這些硬盤走私運進古巴。他們下載的資訊包括海外電影及電視劇、電子雜誌、手機或電腦應用程式及各種操作系統等等。據報導,這些「包裹」緊貼世界最新文化成果,例如最新荷里活電影侏羅紀世界,以至微軟的 Windows 10 軟件等等。當然,載有最新一周的 Revolico買賣資訊的硬盤也深受古巴「網民」歡迎。
隨着今年7月,古巴與美國恢復邦交,外界預期古巴將進一步開放。分析指,即使古巴網絡自由狀況並不會一下子改善,但互聯網技術將在該國得到發展,例如通過光纖電纜的接駁提升國內網速,普及智能手機等,都能使互聯網應用在古巴變得普及。古巴網民能正式在線上暢通瀏覽Revolico 及其他海外網站的日子可能不遠。屆時,「網絡翻牆大軍」可能要失去一幫「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
聲音
我們不理解為什麼 Revolico 仍然還被封鎖,我的夢想是能讓它在互聯網上被人們訪問到。
然而古巴網絡已解禁,剩下的就只有朝鮮和其他國家了。
看他們就像在看我們自己,絲毫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