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天津化學品倉庫發生特大爆炸事故後,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果里鎮潤興化工廠8月22日晚發生爆炸並起火,截至23日共造成1名化工廠工人死亡,9人受傷,火勢在23日凌晨得到控制。發生事故的潤興化工廠尚未正式投產,該廠1公里內有民居、2公里內有學校,爆炸時多戶居民家中窗戶被震碎,學校則未開學。經消防人員證實,發生爆炸的是有毒易燃化學品丙烯腈的儲罐,目前該廠附近的居民已被疏散,官方稱暫未檢測出相關污染物,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之中。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防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我市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化打非治違和專項整治工作,『黑名單』企業在各類考核中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
天津爆炸事發10天後,淄博市政府22日宣布將在全市開展企業安全生產的治理工作,結果當晚就有爆炸發生。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南分析指,此次事故比天津爆炸小很多,大部分廠房沒有被摧毀;爆炸點附近共有5個社區,廠內可能洩露的有毒化學品除丙烯腈外,還有己二腈、異氰酸酯(HDI)、光氣等。山東省環保廳23日凌晨在下風方向廠界500米、1000米、2000米分別檢測污染物,發現丙烯腈、氰化氫濃度低於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此外,消防廢水已經全部封堵在事故應急池,當地政府呼籲市民不要擔心。
據媒體報導,化工業是淄博市的支柱產業,該市在2010年達到統計規模的化工企業就有708家。發生爆炸的果里鎮於2013年確定了29個投資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重點項目,潤興化工公司投資45億元人民幣的HDI項目即是其中之一,政府的扶持使高污染、高安全風險的化工企業加速落戶。而在企業方面,資深公益人姚遙分析指出,「對資本而言,考慮最低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是最大的動力,至於選址問題和落實應對措施要付出的巨大成本並不在考慮之列,只需要找到聽話的單位製作環評報告,編纂一篇公眾參與的意見,最後等待環保局的審核,這一過程就算結束。」因此,只要項目沒有遭到大規模抗議,往往附近居民就會「與火藥桶日夜為伍」。
中國沿海地區重化工業的過度發展已引起官方重視,國務院於8月20日批准實施的《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顯示,將對長江口、渤海灣兩大海域的重化工業規模進行控制,以減少海洋污染及安全隱患。但此政策的具體實施力度和效果仍然有待觀察。
聲音
地方政府仍然以GDP為綱,在GDP的刺激下,很多省市爭相上馬化工、石化項目。
我國的化工產業存在着嚴重的布局性風險,已經出現了重化工產業轉移與安全防範機制脫節的現象。即使每個項目都是達標排放,但由於整個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的限制,許多大型化工園區或項目聚集在一起,還是會產生污染疊加效應,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