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天津爆炸:令人不安的「權威信息」

刊登於 2015-08-20

自8月12日發生大爆炸後,官方關於天津環境污染狀況的信息一直讓人懷疑。圖為發生爆炸的危險品倉庫。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自8月12日發生大爆炸後,官方關於天津環境污染狀況的信息一直讓人懷疑。圖為發生爆炸的危險品倉庫。

距天津「8·12」危險化學品倉庫爆炸已經過了8天,爆炸造成的污染程度究竟如何,是媒體和民眾一直關切的問題。然而解答這個問題的過程卻相當複雜,以至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專家 Baskut Tuncak 8月19日公開呼籲,要求中國政府和相關企業重視信息透明的重要性。

根據報導,天津災後公眾獲取關於健康和安全方面信息的渠道,以及媒體自由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尤其令人不安的是,這些限制可能導致遇難者的數量增加。

聯合國人權與有害物質和廢料問題特別報告員 Baskut Tuncak

縱觀爆炸後的信息披露過程,中國官方雖然一直在打擊謠言和強調官方信息的「權威性」,但這些「權威信息」卻總是給人慢半拍的感覺。8月14日,有媒體爆出爆炸現場存在700噸劇毒的氰化物,官方在一天後才對此消息予以確認,並僅表示現場氰化物已有少量洩漏;8月18日天津降雨,濱海新區道路地上濺起了白色泡沫,天津環保部門很快公布雨水檢測結果「沒有檢出氰化物」;8月19日的發布會上,官方又宣稱在40個水質檢測點位中有25個點位檢測出氰化物,「其中8個點位超標,最高超標277倍」。

有中國網民表示質疑,如果官方發布的「權威信息」總是滯後,如何知道是否還會有更壞的事情發生?然而不止於此,號稱「權威」的官方媒體也會出現信息「打架」的情況。

8月17日,中國最大的官方電視媒體中央電視台(CCTV)在《焦點訪談》節目中指,爆炸核心區檢測出「神經性毒氣(劑)」,該類物質的毒性據稱比氰化物高幾十倍。兩天後(8月19日),中國最權威的兩家官方媒體——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相繼發文反駁 CCTV ,引述多名專家觀點稱「絕不可能」出現神經性毒氣;「依据爆炸现场的条件,不足以生成」;「測量儀器出現誤報」。雖然有評論指兩篇文章都只是引述「專家意見」,而非現場調查結果,但8月17日的《焦點訪談》節目隨後卻被從央視網站上刪除。

據官方披露消息顯示,在事故中心因爆炸產生的大坑中,囤積污水總量達4萬噸;爆炸現場累積存放危險化學品累計達3000噸左右,其中包括700噸氰化鈉、500噸硝酸鉀、800噸硝酸銨等。20日上午,有網友爆料稱天津塘沽渤海海河出現大批死魚,而這一位置從未出現如此大量的死魚。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回應稱已派人對水質和死魚進行檢測,有結果會立即通報。

114
天津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114人死亡,700餘人受傷。

聲音

我們不能回去。我們有孩子,有家人。我們不相信那裏的環境還適合我們居住。

爆炸現場附近的居民

我們怎麼能說環境沒問題呢?我們沒法知道。就算是政府進行檢測,也沒人知道檢測得對不對。

爆炸現場附近的居民

央視造謠與庶民同罪,如果真的是「依法治國」的話。

微博網友

神經性毒劑

神經性毒劑是一類劇毒、高效、連殺性致死劑,無刺激性,僅有微弱臭味,可經呼吸道、皮膚等多種途徑使人中毒。輕度中毒症狀有縮瞳,流鼻涕,口水增多,頭痛,呼吸不暢及怕光,症狀可維持2~5天。中度中毒者除以上輕度中毒的症狀外,還出現眼痛,惡心,嘔吐,腹瀉和短暫痙攣。嚴重中毒者出現肌內震顫,運動機能失調和全身乏力。深度中毒則出現大小便失禁,嚴重痙攣,呼吸麻痹數分鐘內可致死。(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來源:立場新聞新華網人民日報BBC中文網美國之音新京報中新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