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獨立電影《路邊野餐》瑞士獲獎

刊登於 2015-08-19

8月15日,中國獨立電影《路邊野餐》(Kaili Blues)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獲得兩項大獎。圖為《路邊野餐》劇u001b照

8月15日,中國獨立電影《路邊野餐》(Kaili Blues)在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兩項大獎,並有望於年內在中國上映。該片導演兼編劇畢贛年僅26歲,與他同樣在該電影節上獲過獎的華人導演包括侯孝賢、賈樟柯等。這是繼2010年電影《寒假》獲得該電影節最高獎項金豹獎後,再次有中國電影在洛迦諾電影節上獲獎。有評論認為,在中國國內獨立電影節宋莊獨立影像展等被官方取締、獨立電影缺乏商業價值的背景下,外國電影節或為中國獨立電影人打開一扇窗。

我知道我的電影不錯,但在洛迦諾電影節邀請我之前,我不知道有那麼多人對這部影片持有同樣的觀點……現在我想,更多的人可以欣賞到它了。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

在一名大學教師的資助下,畢贛拍攝了他畢業後首部長篇電影《路邊野餐》,片名取自一部前蘇聯科幻小說,講述了一位詩人在尋找侄子的過程中與逝去愛人重逢的故事。影片拍攝於他的家鄉凱里──一座位於中國貴州省的偏遠山城,並由他現實生活中的親友出演。作為本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唯一入選「當代影人」單元的華語電影,該片於8月11日在當地首映,以互文式的電影結構和創造性的長鏡頭贏得好評。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洛·沙特里安(Carlo Chatrian)認為該片提供了「看待中國內陸的新方式」,選片負責人馬克·培安森(Mark Peranson)則形容畢贛「創造性地構建出一種詩意地進入自己家鄉的途徑」。

作為長期支持亞洲電影的西方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曾放映過大陸作家王朔執導的《我是你爸爸》、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重慶森林》等作品。前者在中國被禁多年,放映後獲得了當年的金豹獎;後者在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令王家衛成為廣受西方影評人喜愛的亞洲導演。《路邊野餐》在首映的當日即收到多個國際電影節邀請,包括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Festival des 3 Continents)、維也納國際電影節等。有業內人士認為,國際電影節能為中國獨立電影提供平台,並助其收回製作成本。但也有人認為,儘管在國內放映困難,中國電影工作者仍應建立起本地觀眾群。

1/3
本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電影節上,參與競爭的33部主要影片之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東和亞洲。

聲音

電影不僅僅是娛樂……有人可能需要(《路邊野餐》)這類電影。我們不能因為街上只有一個人在走,就關掉街上的路燈。

《路邊野餐》導演畢贛

對於來自中國內地的最有趣和有些被忽略的影片,洛迦諾一直給予支持,它為中國內地的獨立電影提供亟需的發展平台。

dGenerate電影機構創始人錢盈(Karin Chien)

看過樣片很喜歡,一部南方山區的電影,有阿彼察邦式的意象和色彩。

影評人@內陸飛魚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每年7、8月間在瑞士風光旖旎的小城洛迦諾舉辦,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與卡羅維發利電影節同為世界上第四悠久的電影節,位居威尼斯電影節、莫斯科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之後。威尼斯電影節前主席馬克·穆勒曾經贊譽過,「洛迦諾電影節是歐洲電影節中的王子」。而該電影節也是最早發掘中國新電影並且與第五代導演結下深厚淵源的國際電影節。洛迦諾電影節的獎項以前主要為「金帆獎」(大獎)、「銀帆獎」(二等獎);現設「金豹獎」(最佳影片)、「銀豹獎」和「銅豹獎」、「榮譽金豹獎」(終身成就獎)、「評委會特別獎」等獎項。電影節規定,世界各國參加該電影節的影片,必須在電影節舉行的前一年內完成,並尚未在瑞士公映過。(資料來自维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南早中文網Mtime時光網鳳凰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