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美國哈佛大學之後,擁有北美最大中文學系的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近日宣布,將在即將開始的新學年推出一門佔3個學分的初級廣東話口語技巧課程,明年9月擬再推出中級課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在公開聲明中引述其亞洲研究學系主管Ross King指,開設此課程目的是保護廣東話,因為近年中國大陸不斷推動普通話作為唯一語言,使廣東話被「邊緣化」。
今年秋季,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將首次開設一門完全以廣東話教學的課程。學校亞洲研究學系主管 Ross King 表示,中國大陸近年推動普通話作為唯一語言,開設該課程是為了保護廣東話不被淘汰。
《經濟學人》形容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正在「掀起一場抗爭」。由中國政府支持的加拿大孔子學院曾四度向該校提供資金,希望擴大其校內普通話教學,但全部遭到拒絕。與此同時,校方在2013年接受了一對香港慈善家約150萬美元的資助,用以推廣粵語教學。根據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在加拿大排名第三,曾有7名校友獲得諾貝爾獎。
該校亞洲研究學系主管Ross King表示,30年前,由於大部分移居北美的華人移民都來自香港與中國廣東,加拿大與美國的許多大學都提供廣東話教學。但近年隨着大量富裕的中國大陸移民進入加拿大唐人街,普通話漸成當地華人的主要語言,而廣東話則日漸式微。媒體報導指,在多倫多,原本使用廣東話點菜的中餐館已大部分改用普通話;而在溫哥華,一些豪宅廣告已改用普通話拼音「Ni Hao」來取代廣東話拼音「Nei Hou」。
居於當地的香港人對此狀況多有抱怨,亦有港人移民以組樂隊翻唱廣東歌、舉辦相片展和電台節目等方式保存廣東話。而在香港,許多市民對港府大力推廣普通話亦有諸多不滿聲音。香港政府自2008年起在港七成小學及近四成中學試行「普教中」(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於2013至2014學年停止,但2015年4月又指「普教中」是中文課遠期目標。此舉在民間引發多次抗議,2015年「七·一」遊行中就有包括香港大學學生會、浸會大學學生會、學聯等學生組織與「港語學」等民間組織參與「普教中學生關注組」的聯署行動,反對「普教中」。
聲音
當一所大學拒絕資助的時候,也是以某種形式反抗一種霸道傲慢的文化。
未來屬於普通話,廣東話正在被淘汰。雖然我的家人都在抱怨,但這已經是現實了。
海外學府開辦廣東話課程令人鼓舞,證明廣東話是值得重視的語言,本港學界鼓勵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教授中文的做法,令人覺得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