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陳智傑:淘汰電車 重複犯錯

市民大眾正因港島古樹被斬而抱不平之際,又聞有建議把電車從路面趕走,自然勾起一陣本土情意結。

刊登於 2015-08-16

一名電車車長在總站等待開出電車。
攝:Philippe Lopez/ AFP
一名電車車長在總站等待開出電車。 攝:Philippe Lopez/ AFP

有時很難明白,為何人總是重複犯錯。有顧問公司向城規會建議取消港島中區一節電車路段,以改善交通擠塞問題。此話一出,全城再次嘩然。此建議跟大眾的生活經驗格格不入──網民及電車公司均指出,當區違例泊車才是交通問題的主因,輿論也再次掀起捍衛香港特色文化,以及保留廉價公共交通工具的浪潮。

市民大眾正因港島古樹被斬而抱不平之際,又聞有建議把電車從路面趕走,自然勾起一陣本土情意結。姑勿論取消電車行走的「科學」理據如何,對當下香港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應明白,這個社會已不再盲從奉效率和成本效益為先的「中環價值」。從十幾年前起,保衛「喜帖街」、天星和皇后碼頭、反高鐡等社會運動,實實在在地告訴人們,這個社會已產生了一種在地的歸屬感。市民雖然大都仍重視效率,但亦越來越對生活有文化感覺。在港島的街上行走,除了望手錶看時間之外,也會留意小店、老樹、「叮叮」等伴隨多年,成了香港標記的一事一物。

效率之外的生活經驗文化感覺

重視生活經驗及文化標記,不一定是所謂的「懷戀港英」又或單純的個人主觀感覺。一個社會要讓不同背景的人產生向心力,所靠的未必是高效率的辦事方式和服務,反倒可能是一種對生活點滴產生的好感,從而感到這個城市是一個「家」。無可否認,大商場和連鎖店的服務和品質控制都有保證,惟近年人們漸漸覺得這種高效率的服務了無新意,並對小店、街市等未必符合「效益」和「效率」之地有所驚喜。電車迷、巴士迷等組群,亦早已告訴大家,公共交通除了是讓大家節省時間的工具外,亦是不少市民所珍重的生活經驗。

檢討公共交通工具的道路使用政策,本為平常事。惟以解決塞車問題等效率角度出發(且被網民指出其中不足之處),卻忽略市民大眾的生活經驗(電車是便宜之選)和文化感覺(對「叮叮」的情懷),則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敗筆。難道一次又一次的社會運動,以至近期的斬樹爭議,還不足以讓從事公共政策的人避免重複犯錯?

(陳智傑,恒生管理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