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柴文瀚:打擊Uber 可扶阿斗?

站在乘客立場,政府不斷呼籲「白牌車」沒有安全保障,也是極為不切實際。

刊登於 2015-08-12

柴文瀚:在的士業界壓力下,政府終以「非法載客取酬」及「沒有第三者保險」為由,拘捕Uber在港的司機及職員。圖為Uber香港辦事處。
攝:Tyrone Siu/REUTERS
柴文瀚:在的士業界壓力下,政府終以「非法載客取酬」及「沒有第三者保險」為由,拘捕Uber在港的司機及職員。圖為Uber香港辦事處。 攝:Tyrone Siu/REUTERS

在的士業界壓力下,政府終以「非法載客取酬」及「沒有第三者保險」為由,拘捕Uber在港的司機及職員,坊間卻大多站在Uber一方,集體抨擊的士服務欠佳,分享個人不快經歷,更成近期網上佳話。

翻查特區政府歷任運輸局長,任內都沒有致力改善的士服務。十多年來,大部分車輛設備過時乏味,車主沒有誘因增設如電子貨幣、衛星導航等科技日用品不在話下,司機拒載及車內個人物品阻礙乘客,營業時不修邊幅,更令人覺得香港的士服務,難跟附近發達城市比較。

的士業科技落伍

投資推廣署為香港引入Uber服務時,正是針對的士業科技落伍的缺點,由電子配對供求,以至全面採用信用卡交易,完全配合網絡世代生活模式。因此持牌人及「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等既得利益集團,不論為免競爭或未能追上科技,要求以過時法例排拒新式服務,的確難以令靈活醒目的香港人信服。

上述業界成員,更經常令人覺得為求更高牌價,貪得無厭。立法會在7月初,曾有一個關於政府研究的士業發展的公聽會,他們表達意見時,內容包括:認定手機尋車程式非法、反對增發牌照(包括非買賣的「租牌」)、批評鐵路擴張減低收入,甚至要求開放巴士專線……謬論連篇。

站在乘客立場,政府不斷呼籲「白牌車」沒有安全保障,也是極為不切實際。首先,若非不幸出現意外首例,難以看見驗證賠償運作;再者,Uber已表明除第三者保險外,更會為乘客額外購買保險,爭取公眾信任;更重要是乘客難以選擇理想的士司機,相反Uber卻提供評分紀錄,參考司機安全及禮貌等資料,外地也見服務不佳者被Uber踢出名單,而本地的士司機,除非因嚴重意外案底停牌,否則如交諮會等投訴制度,根本沒有阻嚇作用,形同虛設。

如果政府無視公眾求變,仍然打算如原有計劃,拖延至2017年才能完成「的士角色定位檢視」,勢必助長乘客選擇以反叛抗議的方式,享用如Uber等高質素租用公共交通服務,乘客習慣往往「一去不返」,對的士業長遠而言,只是得不償失。

(柴文瀚,民主黨交通政策副發言人)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