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鄧銘澤:505棵石牆樹的最後命運

上周五,西區般咸道四棵長逾百年的石牆古樹,突遭路政署移除,持不同意見人士旋即展開熾熱的討論。

刊登於 2015-08-12

西區般咸道四棵長逾百年的石牆古樹遭路政署移除。攝 : 盧翊銘/端傳媒
西區般咸道四棵長逾百年的石牆古樹遭路政署移除。

上周五(8月7日),西區般咸道四棵長逾百年的石牆古樹,突遭路政署移除,持不同意見人士旋即展開熾熱的討論。是次伐樹的原因眾說紛紜,不少人揣測政府當局有見7月下旬黃色暴雨時般咸道一棵巨樹倒塌,壓傷途人,為免悲劇重演,於是快刀斬亂麻,趕在下次豪雨狂風前斬草除根。近年來,坊間對樹木保育的關注有所提升,其實石牆樹的價值比我們想像為高,這一次斬樹,究竟是否恰當?

石牆樹的重要價值與檢查

石牆樹是香港一種獨有的景觀、生態和市容特色,以港島區為例,經統計,共發現最少505棵石牆樹。石牆樹雖然珍貴,但香港各界似乎並未完全理解石牆樹的重要價值。港島區街道狹窄,大廈與大廈之間近乎密不透風,石牆樹既能減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為周遭環境降溫,又能為住宅隔開空氣中的污染物。

對石牆樹深有認識的詹志勇教授在其著作《石牆樹保育》中提及,在世界各地,擁有巨型蒼翠樹木群長於古老石牆之上的情況可謂少之又少,以香港科士街石牆樹為例,樹牆逾120年歷史,而歐洲各地的古石牆縱有草木植物生長,卻少有木本植物。因此,將香港的石牆樹視為世界級的城市景觀,絕不為過。

是次斬樹事件的爭議,路政署解釋,經樹木專家評估後,評定般咸道石牆樹即使經大幅修剪亦不能緩減樹木塌下風險。對於石牆樹,樹藝師有一套專業而嚴謹的檢查流程,除了需遵照檢查一般樹木的準則外,更會留意石牆是否有異常的突出、凹陷、裂縫,以及牆壁的結構、移位及滲水情況等;而判斷危樹的標準,在於細察它不同的部位、掉下的目標物,及倒塌時會否造成嚴重的人命及財物的損失。

樹藝師在檢查樹木後,須向政府負責部門(詳見端百科)提交表格,並會於表格中同時建議署方對危樹作不同的緩減措施,例如安裝樹木支撐系統、施噴殺蟲水、修剪如疏枝與減裁等。根據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發出的《石牆樹指引》,石牆樹只有在沒有適合的補救措施,無計可施時,或者樹木有即時倒塌危機時,署方才可移除樹木。現時一般做法,樹藝師若認為危樹必須移除,交上文件後,負責之政府部門會再跟該名負責樹藝師商討情況是否無法挽救。若果如此,政府部門於初步審核後,便需再跟地政署申請斬樹。由於手續一般需時甚長,每每歷經多月,因此現時常有「先斬後奏」的情況,即先斬樹,事後才跟地政署報告。

一名市民在科士街的一棵石牆樹前行過。攝 : 盧翊銘/端傳媒
一名市民在科士街的一棵石牆樹前行過。

科士街與般咸道不同命運的石牆樹

2012年7月23日,強颱風韋特襲港,吹倒了西環科士街一棵高達13米的石牆樹。該次塌樹,再次喚起了社會各界對保育石牆樹的關注,由於位置敏感,牽涉大型興建工程,港鐵及承建商動員大量人力,仔細檢查石牆與樹木,並確定善後行動,修剪最小量因塌樹而脫離及損毀的表面根,對於牆頂護壁擴大的裂痕,亦給予支撐,盡量保護。

對於今次般咸道突如其來的「護民斬樹」,路政署卻發聲明,指在上周三發現般咸道石牆有裂痕,兩日後裂痕有惡化跡象,合共找到16條裂痕,最闊的裂痕達到兩厘米,並發現支撐樹木的石牆有部分外移的情況。但據筆者個人觀察,以及獲幾位工木工程專家證實,署方說法跟現實情況有所出入:有裂痕的是1930年代建的上方圍牆,不但可以修補,更不會影響其下方古石牆的結構;而榕樹的主要附着位置是1860年代的下方古石牆,該石牆並沒有結構問題,工木工程專家亦認為古樹並沒有即時倒塌的危險。上方圍牆與下方古石牆的結構安全的確尚有爭議,署方所指的石牆危險論看似言之鑿鑿,但筆者卻不認同署方說法。

究竟科士街與般咸道兩處石牆樹的處理方法,何以截然不同?

濫砍石牆樹的爭議

植物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總需對抗不同的空間壓力,修路、建樓,種種建設都彷彿與植物難以並存。城市規劃不善的結果就是政府未能妥善掌握與植物並存的共生關係,輕易壓縮綠化空間,最後只剩臨時移植的花槽,或者於行人路上隨便挖個樹洞,圍一圈鐵欄,這是否算是城市綠化的善政?

以筆者的經驗推斷,市區大約尚有2%的危樹存在,由於樹木眾多,政府多將檢查樹木的責任外判予專業檢查公司,外判公司的水平每每會影響政府處理危樹的最後決定,若外判公司處理粗疏,或未能建議有效而合適的緩減措施,會發生什麼問題呢?這或會致使危樹缺乏有效的保護,最後被迫斬除,或會未能發現危樹的潛在風險,發生突然倒塌的危機。

但般咸道石牆樹被斬的最大爭議,在於署方為何只採用一名樹藝師的建議,便可決定古樹生死?我深信,若署方願意徵詢更多樹藝師的意見,結果便會完全不同,特別是般咸道的石牆樹保育價值極高,署方是否應該更慎重處理?若然署方以後遇事,只徵詢傾向斬樹除患的樹藝師,而非投入資源用作保育,香港城市的石牆樹,究竟還有多少生存的機會?

其實,針對般咸道石牆樹,我們尚有不同的緩減措施可作。署方可以加固石牆,亦可以用纜索在上方行人路底下拉緊根部。至於樹身處理,則可於其上減裁枝節,若果負荷仍然過重,亦可選擇移除其中一棵,這便能大大減輕牆身的負荷。可是當局根本未有考慮補救措施,就將意義重大,彌足珍貴的石牆樹全部伐除,完全沒有從樹木保育的角度出發,更遑論保護香港的重要自然的文化古蹟。樹藝師的存在,除了檢查樹木是否屬於危樹外,更希望能用盡不同的方法保護樹木,充分發揮樹木對人的好處。若然樹藝師只成為政府的橡皮圖章,實是漠視了保育樹木的重大責任。

汲取是次教訓,石牆樹的檢查應由土木結構工程師與樹藝師共同作業,及早檢查石牆結構,趕緊完成加固工作,若遇上危險的石牆樹,更應每半年作一次檢查。可惜,石牆樹已遭砍伐,時光無法倒流,政府當局應聽取市民及樹木專家意見,盡早制訂更具效率的樹木保育措施,不然,石牆樹只會慢慢從我們的城市中消失。

(鄧銘澤博士,註冊樹藝師及註冊樹木危機評估員)

般咸道遭斬去的樹牆上,有市民在樹根掛上用紙摺成的花朵。攝 : 盧翊銘/端傳媒
般咸道遭斬去的樹牆上,有市民在樹根掛上用紙摺成的花朵。

樹木管理部門分工

政府將護養政府土地上植物(包括樹木)的責任,分配予相關部門。在這種方式下,負責管理樹木所在的土地或設施的部門,同時負責護養土地及設施範圍內的樹木。現時,主要樹木管理部門之分工如下:路政署,負責管理路旁人造斜坡/擋土牆及快速公路的樹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康文署場地及公用道路(快速公路除外)旁邊園境地點的樹木;建築署,負責管理由該部門維修的人造斜坡上的樹木;房屋署,負責管理公共屋邨的樹木;水務署,負責管理水務設施範圍內的樹木;漁農自然護理署,負責管理郊野公園的樹木;渠務署,負責管理渠務設施範圍內的樹木;及地政總署,負責管理未撥用政府土地上的樹木,而該等樹木沒有其他部門管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