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7月出訪北京與相關官員商討「一帶一路」後,香港特首梁振英近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正在研究是否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推動「一帶一路」,以令香港抓住國家戰略下的發展機遇。梁振英稱,面對「一帶一路」中的國際競爭,港府應在經濟發展中放棄過時的「積極不干預」思維,「適度有為」地引導和配合企業。他還表示,香港應繼續發揮大陸與世界之間「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發揮「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
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體,要和新加坡、韓國這樣的地方來競爭,不得不考慮政府應該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這是香港政改否決後梁振英首次接受媒體專訪。他稱目前港府正從三方面研究「一帶一路」,包括在「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中選擇優先合作的國家、遴選合適的產業、研究港府推動工作的具體操作形式。他表示,東北亞地區、歐美和東盟等是香港的重要夥伴,貿易物流、金融、旅遊、專業服務等是本地龍頭產業;而非本地產業,如港資企業在內地投資的農業、化工業等,也完全可以「走出去」。關於具體操作形式,除研究設立專門機構外,他還提到香港的商會、專業團體等力量很大,而且是內地沒有的社會團體,希望能把他們統籌起來。他還透露港府決定在東盟國家中增設一個經貿辦事處,而他本人亦將在下半年率團出訪。
梁振英2012年競選特首時,就已提出要放棄「積極不干預」等傳統經濟政策,上任後更大力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項目。他在此次訪談中表示,新界東北第一幢大樓約可在9年後落成,而在維多利亞港以外,政府也有關於填海造陸的「比較大膽的設想」。自由黨主席鍾國斌回應稱,「積極不干預」政策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政府只需提供好的營商環境給商家發揮,而不是政府主導市場。若政府在必要時干預,也要視乎干預的程度。
聲音
新加坡老羨慕香港出了位李嘉誠,我說其實香港除了類似李嘉誠先生級別的大企業家之外,我們還有很多中小企業家在外面都做得很成功,所以我們應該支持他們在海外進一步發展。
你提出香港應該發揮「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當超級聯繫人,我非常贊同你這個觀點。
梁振英有感市場主導,令其施政綁手綁腳,但認為政府干預市場,也要小心拿揑,因為政府干預不一定比不干預好,上月內地救市就是最佳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