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劇名伶林家聲於8月4日晚上病逝,享年82歲。當晚近10時,林家聲於九龍塘寓所暈倒,被送往廣華醫院救治,惜晚上11時左右告搶救無效,一代名伶精彩一生「煞科」(煞科爲粵劇術語,代表散場、結束)。
聲哥(林家聲)已完成了他一生的心願,他去得安詳、無憾矣!
林家聲生於1933年,原名林曼純,生於香港。在香港被日軍佔領時期逃離到廣州。林家聲10歲拜著名男花旦鄧肖蘭芳為師;香港光復後,林家聲返港,得到數位名師傳藝,包括袁小田,1948年更成為粵劇宗師薛覺先關門入室弟子。林家聲自14歲也踏足影壇,首部參演電影為《賣肉養孤兒》,其後近20年内參演逾300部電影。
1960年代,林家聲先後組成慶新聲粵劇團和頌新聲粵劇團,其中後者由他創立,至今創作逾40部粵劇,外界尊為「林派」藝術。1967年,林家聲退出影壇,專注粵劇演出及傳藝,直到1993年完成38場美加巡迴演出後,正式退出舞台。1981年,林家聲獲得英女皇頒發榮譽獎章,以表揚他對粵劇藝術的貢獻;2012年,林家聲獲特區政府頒銀紫荊星章。
聲希望傳統藝術得到認同,能世代伸延。我一向抱着「做得幾多得幾多」的想法,從沒有想過得獎或授勛,這是意外的榮譽,也多謝政府對粵劇界的重視和支持。
1976年,林家聲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合作,拍下26集粵劇特輯,廣受歡迎,讓當時低迷的粵劇藝術重新「入屋」,開拓了新一代粵劇愛好者。特輯原裝拷貝後來在亞視一場火災中燒毁;2013年,林家聲弟子周振基發起收集行動,不少家庭觀眾把當年自已錄下的特輯集數、片段捐出,重新作數碼整合修復,推出《林家聲戲寶承傳系列》,成為珍貴的粵劇「林派」藝術記錄。
林家聲晚年晚有柏金遜症,但配合治理下健康一直穩定。據林家聲親友說,林家聲最近精神頗佳,上週三還在徒弟周振基陪同下觀看粵劇演出。沒想到8月4日晚,林家聲的工人發現他呼吸脈搏變弱,由趕赴他家的周振基陪同下送院,經過一輪搶救仍當晚在11時13分宣布離世,據稱當時林家聲胞姐妹、徒弟及親友陪伴在側,陪伴一代粵劇名伶走完人生「煞科」一幕。
聲音
一代紅伶林家聲先生逝世了,享年82,一生至愛粵劇,努力不懈地練功,學習,創作,台上台下一絲不苟,傳承了薛派藝術,也開創了林派風格,我們懷念他。
林家聲博士藝術造詣精湛卓越,是粵劇一代宗師,畢生奉獻給粵劇藝術,對推動粵劇的承傳及發展貢獻極大,他的離世是我們絕大損失,但他的精神將永存後世。
他(林家聲)對粵劇界作出好多貢獻,逝世令人惋惜。八和會館會做應該做的事,如果他的家人有需要幫忙會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