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粵劇名伶林家聲逝世 精彩一生「煞科」

刊登於 2015-08-06

#粵劇

《無敵楊家將》劇照,左為林家聲。
《無敵楊家將》劇照,左為林家聲。

粵劇名伶林家聲於8月4日晚上病逝,享年82歲。當晚近10時,林家聲於九龍塘寓所暈倒,被送往廣華醫院救治,惜晚上11時左右告搶救無效,一代名伶精彩一生「煞科」(煞科爲粵劇術語,代表散場、結束)。

聲哥(林家聲)已完成了他一生的心願,他去得安詳、無憾矣!

林家聲徒弟周振基

林家聲生於1933年,原名林曼純,生於香港。在香港被日軍佔領時期逃離到廣州。林家聲10歲拜著名男花旦鄧肖蘭芳為師;香港光復後,林家聲返港,得到數位名師傳藝,包括袁小田,1948年更成為粵劇宗師薛覺先關門入室弟子。林家聲自14歲也踏足影壇,首部參演電影為《賣肉養孤兒》,其後近20年内參演逾300部電影。

1960年代,林家聲先後組成慶新聲粵劇團和頌新聲粵劇團,其中後者由他創立,至今創作逾40部粵劇,外界尊為「林派」藝術。1967年,林家聲退出影壇,專注粵劇演出及傳藝,直到1993年完成38場美加巡迴演出後,正式退出舞台。1981年,林家聲獲得英女皇頒發榮譽獎章,以表揚他對粵劇藝術的貢獻;2012年,林家聲獲特區政府頒銀紫荊星章。

聲希望傳統藝術得到認同,能世代伸延。我一向抱着「做得幾多得幾多」的想法,從沒有想過得獎或授勛,這是意外的榮譽,也多謝政府對粵劇界的重視和支持。

林家聲(2012年獲頒銀紫荊星章後發言)

1976年,林家聲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合作,拍下26集粵劇特輯,廣受歡迎,讓當時低迷的粵劇藝術重新「入屋」,開拓了新一代粵劇愛好者。特輯原裝拷貝後來在亞視一場火災中燒毁;2013年,林家聲弟子周振基發起收集行動,不少家庭觀眾把當年自已錄下的特輯集數、片段捐出,重新作數碼整合修復,推出《林家聲戲寶承傳系列》,成為珍貴的粵劇「林派」藝術記錄。

林家聲晚年晚有柏金遜症,但配合治理下健康一直穩定。據林家聲親友說,林家聲最近精神頗佳,上週三還在徒弟周振基陪同下觀看粵劇演出。沒想到8月4日晚,林家聲的工人發現他呼吸脈搏變弱,由趕赴他家的周振基陪同下送院,經過一輪搶救仍當晚在11時13分宣布離世,據稱當時林家聲胞姐妹、徒弟及親友陪伴在側,陪伴一代粵劇名伶走完人生「煞科」一幕。

9
林家聲年僅9歲首次踏足梨園舞台,演出的第一個角色是《金蓮戲叔》的武松。

聲音

一代紅伶林家聲先生逝世了,享年82,一生至愛粵劇,努力不懈地練功,學習,創作,台上台下一絲不苟,傳承了薛派藝術,也開創了林派風格,我們懷念他。

香港著名粵劇老倌、影視演員羅家英

林家聲博士藝術造詣精湛卓越,是粵劇一代宗師,畢生奉獻給粵劇藝術,對推動粵劇的承傳及發展貢獻極大,他的離世是我們絕大損失,但他的精神將永存後世。

署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他(林家聲)對粵劇界作出好多貢獻,逝世令人惋惜。八和會館會做應該做的事,如果他的家人有需要幫忙會協助。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

粵劇

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明報立場新聞蘋果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