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大陸每年人均寄出快遞超過10件

刊登於 2015-07-18

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發送快遞已達10.2件。圖為中國工人在深圳市的一個轉運中心排序包裹。攝: Zhu linxiao/Imaginechina
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發送快遞已達10.2件。圖為中國工人在深圳市的一個轉運中心排序包裹。

中國國家郵政局7月15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郵政業運行情況,中國大陸快遞業務量共計84.6億件,同比增長43.4%,業務收入共計119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2%。國家統計局同日發布的上半年GDP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同比增長8.4%,領先於第一、第二產業,快遞業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2014年中國大陸人均發送快遞已達10.2件,快遞行業日均處理包裹超過1億件。中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4年增幅超過50%,並在去年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

新技術提高了服務效率,加速了快遞服務業的發展。消費者的行爲在改變和促進着互聯網零售業的發展,並伴隨產生了大量的快遞服務需求。

美國德勤(Deloitte)全球部郵政行業總監沃格爾(Paul Vogel)

2014年,德勤(Deloitte)與國家郵政局聯合發布《中國快遞行業發展報告》,指出電子商務與網上購物的崛起以及強勁的經濟增長和政府的扶持政策正在推動中國快遞行業迅速擴張。另外,自2009年新修訂的《郵政法》開始實施,民營快遞的合法地位得以確立。該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民營快遞公司佔市場份額的78.9%,國有企業佔19.9%,外資企業佔1.2%。

快遞業的迅猛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問題。據國家郵政局統計,針對快遞的投訴每年遞增一倍多,其中快遞物品丟失問題已成爲行業內急需解決的亂象之一。近日就有媒體報導,廣州市白雲區5名快遞員工集體偷竊200多件物品。2013年,交通部制定了新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對丟失的賠償問題進行了規定。但北京律師王殿學接受《法制日報》採訪時稱,該辦法僅屬於部門規章,效力低,規定也不明確,遠不能規範快遞物品丟失的賠償問題,而作爲行業主要法律的《郵政法》對快遞業僅有一些原則上的規定。他認為,針對快遞行業立法以明確賠償標準是當務之急。

此外,中國快遞企業也被認為「大而不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認為,中國快遞業務量世界第一,但「以價換量」的發展模式亟需改變,全球性的快遞體系也還沒有建立起來。商務部產業國際化戰略所所長張威指出,整個快遞業的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而且業務模式比較單一,網絡化、一體化服務能力不強。此前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4年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也稱,中國快遞業「發展模式較爲粗放,行業大而不強」。

1
中國大陸快遞行業目前擁有1萬多家企業。

聲音

中國快遞行業的發行上市並不十分活躍,可能是受挫於股市低迷以及近幾年首次公開募股不斷遇阻。雖然中國的一些民營快遞公司也有自己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但他們還未曾提交過申請。到目前爲止,中國還沒有國內快遞公司發行上市。

德勤中國消費行業主管合伙人龍永雄

中國的產品可以出口到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沒有一家國內快遞企業能送達,只有國際快遞企業巨頭可以。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

來源:新華網南方日報德勤法制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