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伊朗與美國、英國、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六國達成減核協議,歷時12年的伊朗核談判終現成果。多家外媒報道指,談判雙方已達成共識,伊朗的核能力將受遏制超過十年,西方對其的原油出口制裁與其他經濟制裁亦將解除。
伊朗外交部長扎裏夫(Mohammad Javad Zarif)指達成協議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儘管協議「並不完美」。協議規定了伊朗在下一個15年中可以持有多少核燃料,以及國際社會可對其離心機及其他核裝置進行何種程度的監管與研究。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稱,他已經與伊朗當局簽署了一份用以釐清其核問題的「路線圖」。
在解決了這個本就不必要的危機之後,我們應該以新的視野來關注伊朗與西方共同的挑戰。
CNN分析認為,此次協議的達成將重塑伊朗與西方的關係,其影響可能擴展到整個中東地區。此輪核談判由2013年底重啟至今,歷經20個月的艱難歷程,於今年4月取得突破性進展後,原定6月底完成談判。但由於六國與伊朗在解除制裁的方式、核能力受限的程度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機制上都遲遲不能達成共識,談判一再延期至7月14日。美國早前更指,若談判無法阻止伊朗繼續製造核武器,美國將退出談判。
協議雖已達成,卻很有可能在美國國會遇到阻礙。此前,美國國會以協議文件太長為由,將審議時間延長至60日,而在此期間,美國無法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Addison Mitch McConnell)代表了多名國會議員的懷疑與反對態度,他認為美國應該更強硬地向伊朗施壓,徹底限制伊朗擁有及發展核武器。但協議最終並沒有體現該批議員的意願,雖然大量的核裝備將被拆毀或凍結,但伊朗還是得以主要的幾個核基地保存一些現有的核裝備。協議達成後,美國國會的批評聲音進一步指責奧巴馬與國務卿克里,認為這樣的規定只能稍微延遲伊朗製造核武器的時間而已。
減核協議的具體內容尚未清楚,六國外交部長將在14日英國時間上午9時30分召開確認會議,並在記者會上公佈詳情。
聲音
今天是一個外交的好日子,一個妥協的好日子,對於美國和中東重要國家伊朗來說,也是彼此關係的一個新開始。
我們不能使自己陷入無止境的矛盾與惡性循環中,在談判中做一些強硬的表態與威嚇在政治上是容易的,但那無助於美國的安全。 today
從(對減核協議內容的)最初通報來看,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結論:這個協議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在與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有關的所有談判要點上,六國都作出了深遠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