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十歲了!我們特別推出十周年限定周邊商品,經典報導小書、周年語錄貼紙、十年一瞬明信片等紀念品,現在就前往線上商店選購。
預購期間於商店購買端傳媒會籍兌換券,特別贈送小書及貼紙。現在就成為會員,或邀請身邊親友,一起支持獨立媒體。
以色列部隊進攻加沙市,將擴張定居點分斷西岸、東耶路撒冷
英國廣播公司8月21日報導,以色列已開始對加沙市發起地面進攻。該市部分地區巴勒斯坦居民被迫逃離。
此前,以色列已對當地進行長時間的炮擊和投彈,並在城市外圍駐扎。報導指,以色列希望藉此表現其不顧國際批評,佔領整個加沙市的決心。以色列將自9月起召集6萬名預備役軍人參與軍事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呼籲即時停火,以避免「死亡和毀滅」(death and destruction)。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同日報導,以色列政府已批准在 E1 區域建設3400套定居點房屋。新建設將分斷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
此前,由於國際反對,這一區域的定居點建設被擱置了20年。極右翼的以色列財長斯莫特里赫(Bezalel Smotrich)上週宣佈計劃時,指行動將抹削巴勒斯坦國的概念。批評者也指,計劃將使得領土連續、有意義的巴勒斯坦國成為不可能。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譴責行動,指其為非法,且破壞「兩國方案」的前景。
美國再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兩名法官及兩名副檢察官
路透社8月20日報導,美國特朗普政府再宣佈,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兩名法官和兩名副檢察官。
此前的6月,特朗普政府已制裁了四名國際刑事法院法官。
本次被制裁的四人中,有三人因對以色列的調查而受制裁,其中包括預審分庭的法國籍法官吉盧(Nicolas Yann Guillou);以及兩名副檢察官,斐濟的汗 (Nazhat Shameem Khan)和塞內加爾的尼昂 (Mame Mandiaye Niang)。服務上訴分庭的加拿大籍法官普羅斯特(Kimberly Prost)因裁定授權國際刑事法院對駐阿富汗美國人員進行調查而受到制裁。
制裁將凍結有關人士的在美資產,並對其斷絕美國金融服務。
美國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拒絕承認其管轄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制裁表示歡迎。國際刑事法院指制裁是對其司法獨立「明目張膽的攻擊」(flagrant attack),並呼籲成員國和其他人支持其工作。法國要求美國撤銷制裁。
德克薩斯州眾議院通過有利共和黨的國會選區重劃方案
美聯社8月20日報導,德克薩斯州眾議院當日通過了有利共和黨的國會選區重劃方案。
新方案按黨派分野,以88票對52票在德州眾議院通過。該方案預計將獲得德州參議院通過,並由推動方案的共和黨籍州長阿伯特(Greg Abbott)簽署。
新方案下,共和黨有機會多贏取5個國會眾議院議席。
此前,特朗普要求德州共和黨推動重劃國會選區,以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維持眾議院的共和黨多數議席優勢。美國一般按照每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重劃國會選區,上次重劃在2021-2022年完成。
隨着德州通過選區重劃方案,加州預計也將表決選區重劃方案,增加5個傾向於民主黨的議席。
黎智英案辯方結案指控方貶低人權,不足以證煽動,法官多次打斷
法庭線8月20日報導,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乙案,當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續審。控方結案陳詞完畢,辯方開始作結案陳詞。
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控方忽略言論自由等基本原則,或者暗示如有人認為自己國家不好就是錯誤。法官杜麗冰打斷指,控方是指當有行為違反國家利益時,便屬犯罪,不愛政府並非犯罪,但如果有人採取「邪惡手段(nefarious means)」則屬錯誤,認為控方沒有貶低上述基本原則。法官李運騰則指,審訊重點在於法庭須判斷黎是否協議的一分子,要求外國對中港政府採取制裁、封鎖及敵對行動,而控方認為黎不喜歡政府政策,可解釋他作出相關行為的原因。
辯方指,控方依賴涉案161篇文章,要求法庭推論黎參與串謀,利用《蘋果》作平台發布煽動刊物,但辯方認為控方所引述的文章,無法達到舉證標準。辯方指,其中部分文章屬於報導,並未引述記者或編輯的意見。法官李運騰質疑,辯方僅解釋其中較容易解釋的文章。辯方則指,所有文章都可以解釋,而越少文章被裁定為煽動,越難推斷黎參與串謀。
台灣行政院通過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中央社8月21日報導,台灣行政院當日召開院會,通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台灣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稱,已經向總統賴清德報告。
卓榮泰指,由於新的《財劃法》要求,明年中央挹注地方財源增加4165億元新台幣,造成中央財政缺口。卓又指,台中央政府明年將舉債4000億元新台幣,金額不低。
台灣總統賴清德發文,感謝卓榮泰、台灣主計總處和整個行政團隊。他指,明年預算案有5大重點,包括嚴守財政紀律、堅定強化國防、精進社福保障、積極發展產業新亮點和強化整體社會韌性。他指,希望行政團隊多溝通說明,爭取支持。
南韓總統李在明提出朝鮮半島無核化三階段方案
韓聯社8月21日報導,南韓總統李在明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採訪時提出,以凍結、縮減和廢棄核武器與導彈三個階段,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李在明是在被問及「若美朝對話向默許朝鮮擁核的方向展開將對韓方不利,對此有何看法」時,作出上述表態。他表示,南韓政府將在同美方保持緊密合作的基礎上,通過積極對話,致力於為凍結、縮減和廢棄朝核創造條件。
李在明又強調,與其對北韓採取對抗性政策,不如探索和平共處、相互認可與尊重的共同繁榮之路,而南韓有必要率先敞開對話之門,開拓合作渠道,以緩解敵意。他還指,半島和平與穩定不僅關係到南韓自身,也關係到包括日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美智庫稱,北韓在中國邊境附近設立秘密洲際導彈基地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8月20日發表報告,稱北韓在臨近中國邊境的地方設立了秘密洲際彈道導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基地。
該基地位於平安北道新豐洞(Sinpung-dong),距離中國邊境約27公里,疑於2004年動工,2014年起運作。根據衛星照片推測,該處保存了6至9枚可攜帶核彈頭的「火星-15」或「火星-18」型洲際彈道導彈,也可能是未知型號的導彈,以及機動式發射車等。這些導彈可以對東亞和美國本土造成核威脅。
有關的基地是首次曝光,此前未在美國與北韓進行的無核化談判中被提及。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