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黃潮屢屢出動,真的拉不倒首相納吉?

一馬公司醜聞未有威脅執政地位,隨著新政團冒起,反對力量該何去何從?
國際 東南亞

馬來西亞推動選舉制度改革的非政府組織「潔淨選舉聯盟」(簡稱:淨選盟,馬來文Bersih ),上週末發起第五次全國集會(又稱:Bersih 5)。淨選盟運動是馬來西亞最大型的社運動員,因此集會會被視為量度民間氣氛和反抗力量的探熱針。

集會當天,我們清晨從檳城南下往首都吉隆坡,火車廂內坐滿了穿著淨選盟T恤的黃衣人,車廂內一片歡樂,眾人情緒高昂。我多次聽到參加者說,「以前來參加示威,我們都不敢先穿黃衣,都是偷偷摸摸,把黃衣藏起來,去到集會地點後才換的,但現在大家明顯不再害怕了。」

這次集會之前,氣氛本來不如以往熱烈。去年媒體揭發首相納吉透過「一馬發展公司」(1MDB)私下收取七億美元獻金,醜聞曝光後舉國嘩然,也因此激起大馬民眾投入參與去年的淨選盟大集會。

但時隔一年多,馬來西亞人見證了首相如何手握大權,不為抗議浪潮所動:國內沒有任何部門可以針對一馬公司案進行獨立調查與提控,納吉也無需接受調查。

但時隔一年多,馬來西亞人見證了首相如何手握大權,不為抗議浪潮所動:國內沒有任何部門可以針對一馬公司案進行獨立調查與提控,納吉本人也無需接受調查。甚至在集會的數天前,反對黨「人民公正黨」總秘書、國會議員拉菲茲(Rafizi Ramli)因公開一馬公司的稽查報告,而被裁定公開官方機密罪成,他將極有可能因此而喪失議員資格。即使醜聞事涉國際層面,連美國影星里安納度·狄卡比奧也一度被美國司法部要求助查,但事件明顯未有重大進展。

一馬醜聞調查裡外受阻 反對領袖被拘反激民怨

主辦方「淨選盟」宣稱有10萬人上街抗議。
主辦方「淨選盟」宣稱有10萬人上街抗議。

再者,納吉面對國內名望低落,於是訴諸外交,尋求國外的協助。他在上月底訪問中國期間,與中國簽署多份雙邊貿易合約,中國政府更購買一馬公司資產,變相為陷入財困的一馬公司還債,幫助納吉渡過政治危機。

納吉真的不會因他的貪污醜聞而下臺嗎?種種的跡象,使得許多的馬來西亞人,對前景感到悲觀,民情對「淨選盟」黃潮再次出動亦顯得冷淡。但是,轉機隨後出現——執法單位在集會前的一個晚上,突然逮捕多名集會負責人與反對黨領袖,刺激了更多民眾上街。

「淨選盟」成立於2007年,在這十年裡,組織推動選舉制度改革,並從過去由反對黨主導,演變成今天由非政府組織獨立運作。2013年全國大選時,反對黨贏得多數票但仍未能贏得執政權力,「淨選盟」隨即著力於推動選區劃分的檢討工作。而這次是他們組織的第五次全國大集會。

民眾更加勇敢地走出來,除了因為警方逮捕集會負責人,製造出變相動員的局面,也與大馬警方近兩年改變應對集會現場的策略有關。以往警察多以武力驅散示威者,在2011年的凈選盟第二次集會上,他們毫不掩飾地以警棍當場毆打示威者,甚至向醫院大堂內投射催淚彈,迫使躲避至醫院裡的示威者出來,好讓警方逮捕。但近兩年,他們更傾向於在集會前後逮捕主要領袖,並減少在現場引起激烈衝突。同一時間,馬來西亞群眾經過多年的「訓練」下,也比以往更能承受風險。

第五次集會有數萬人出席,雖較去年為少,在當前社會氣氛下,已算喜出望外。去年的集會參與者以華人居多,因此被執政黨的喉舌媒體扭曲成種族矛盾,把集會目的說成是少數族群在挑戰馬來人的地位。當時馬來人的參與比例減少,分析認為主因是反對黨之一的伊斯蘭黨,在退出反對陣營「人民聯盟」(現為「希望聯盟」)後,與反對黨的關係漸走漸遠,並表明不參與凈選盟集會。缺乏伊斯蘭黨的動員,馬來人的參與人數大不如前。

「我來是因為支持淨選盟,他們的抗爭與宗教種族無關,我不受『馬來人為上』那一套,這裡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不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我只想看到實際的改變,我才不管來的到底是印裔還是華人。」

事實上,執政黨硬要把凈選盟的抗爭,說成是非馬來人與馬來人之間的對立已漸漸失效。因為在馬來社群內部,對於納吉政府的不滿也越來越顯而易見。現場有一位來自彭亨州的馬來大叔就說:「我來是因為支持淨選盟,他們的抗爭與宗教種族無關,我不受『馬來人為上』那一套,這裡是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不是馬來人的馬來西亞。我只想看到實際的改變,我才不管來的到底是印裔還是華人。」

民怨不分種族 馬來政團冒起

這一次,在現場觀察參與者的種族比例,可以見到馬來人、華人、印裔等,各族群比例較去年平均。長期研究馬來西亞伊斯蘭社群的丘偉榮發現,馬來裔參與者多受到政黨與本地的伊斯蘭組織,如「馬來西亞伊斯蘭青年運動」(ABIM)與「伊斯蘭革新組織」(IKRAM)動員。另有部分是在八月底,參與由大專生組成的「逮捕大馬頭號官」運動的青年學生。這些組織的動員逐漸填補了伊斯蘭黨退出後所造成的領導真空。

筆者在路上,也遇到個別自行前來參與的馬來青年上班族,他們沒有參與任何組織,而是因不滿納吉的貪腐,利用上班前的時間前來參加。至於華裔參與者,則較多是個別或與朋友結伴前來。

集會當日,吉隆坡鬧市佈滿身穿黃衣的遊行人士,雖無主辦單位的明確指揮,但參與者順著人潮前進,在國家回教堂、中央市場、孟砂一帶聚集。警察早已部署好人牆與障礙物封路,令人潮無法前往原定的集會地點獨立廣場,在「淨選盟」主辦者與警方的協調下,人潮遂改道往雙子塔前進。

為了維持秩序與安全,路上有「淨選盟」的義工架起人鏈,避免參與者超越或靠近警察的封鎖線,但有個別遊行人士試圖越過義工人鏈,並質疑「淨選盟」的安排不妥。另一邊廂,也有關注性小眾權益的參與者在遊行期間拿起彩虹旗,而被義工要求拿下旗幟,他們的理由是拿著彩虹旗,會引起伊斯蘭群體的反彈和誤解。這些安排導致部分參與者開始產生「主辦單位的行動會否過於溫和」、「主辦者與群眾之間的關係」等疑問。

前首相變身反對派 歷史風水輪流轉?

前首相馬哈迪參與「乾淨選舉聯盟」的全國集會。
前首相馬哈迪參與「潔淨選舉聯盟」的全國集會。

集會的另一爭議點是,前首相馬哈迪(Mahathir bin Mohamad)、前副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bin Yassin),以及馬哈迪兒子、前吉打州州務大臣慕克里(Mukhriz bin Mahathir),三人在集合點雙子塔前現身。在場的參與者群情洶湧,在我身旁的一名男子尤其激動,他為了要向馬哈迪揮手拍照,於是用盡力氣的向擋著他視線的黑衣保安不斷大喊:「黑衣人,坐下來!」。

過去的獨裁者,今天站上了馬來西亞的民主舞台,在群眾中高呼人民萬歲,場面不無諷刺。馬哈迪是馬來西亞史上在位最長的首相,在任22年裡徹底改變了國家的政治生態與權力結構。

身穿「淨選盟」黃衣的他依舊對納吉火力全開,「納吉是在濫用權力,別開玩笑了,哪有什麼沙地亞拉伯人要捐他7億美元!我身體雖弱,但我士氣高昂,我會和人民在一起,推翻納吉!」

對於他的現身,參與者的反應甚為兩極。大部分在場人士熱烈歡呼,比歡迎任何一位反對黨領袖也要來得激動。但亦有示威者特意自製標語,上面寫著「馬哈迪先向人民道歉,假如你是真的支持凈選盟」,標語上還寫上了他在位時的各種「罪名」:「茅草行動」、「PKFZ弊案」、「司法危機」。

馬哈迪任內大力推動私營化,以大型的基建工程造就朋黨利益集團,又以內安法大量逮捕反對派領袖,打壓異見與媒體自由;更修改憲法,使首相能坐擁大權,司法與立法機關也無法制衡。因此,納吉之所以能得以坐大,不受控制,馬哈迪建立的制度可說是前因。

為了拉倒納吉,馬哈迪退出執政黨巫統,並成立新政黨「土著團結黨」(Bersatu),向反對派政黨靠攏,成為在野陣營的一員。但是他的參與動機似乎只是為了打倒納吉,而非要求制度性的改革。這亦是反對陣營內部,對馬哈迪加盟的分歧重點。

但是主持人沒有輕易放過馬麗娜,提出一個也許是很多馬來西亞人的心聲:「今天馬來西亞的諸種亂局,難道不是由你的父親馬哈迪一手造成嗎?」

其後,有國際媒體訪問馬哈迪的女兒馬麗娜(Marina Mahathir),請她評論對這次集會的看法。馬麗娜表示,她樂見人民無懼政府打壓,勇敢地站出來,以行動表達對納吉政府的不滿。但是主持人沒有輕易放過她,提出一個也許是很多馬來西亞人的心聲:「今天馬來西亞的諸種亂局,難道不是由你的父親馬哈迪一手造成嗎?」

聽到問題,馬麗娜顯得有點不耐煩:「你不能一直說是馬哈迪在製造這些情況。相對納吉,你無法想象一國首相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敦馬就像一個搖滾巨星,集會前很多人一直問我,你的爸爸會否出席。你知道,他的出現,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出席,是多麼的啟發人心。」

這次的集會,隨著自發參與者的增加,以及群眾對參與期望的提高,在集會結束以後,開始引申出「嘉年華式的集會是否有用」、「淨選盟的路線會否過於溫和」、「凈選盟與馬哈迪不明的關係」等爭論。

但,這些問題並未引起廣泛和深入的討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集會過後,「淨選盟」主席瑪莉亞(Maria Chin Abdullah )仍未被釋放,檢查部門甚至把原來拘捕瑪莉亞的罪名,從「破壞議會民主」,改為更嚴重的「國家安全法令」。這條原本針對恐怖主義的法令,如今用來對付民主運動領袖。在「國安法」下,檢察部門不需經司法單位的批准,便能扣留被告28天。

執政黨或提前大選 在野力量何去何從?

一名示威者在集會期間舉起大馬國𣄃。
一名示威者在集會期間舉起大馬國𣄃。

目前瑪莉亞仍被單獨監禁,全國各地都有聲援示威;在首都吉隆坡,更每晚有千人進行燭光集會,要求政府馬上釋放瑪莉亞。她的三名兒子更站在前線,新一代的抗爭領袖在艱困中慢慢形成。

要不是因為政府逮捕主要領袖,原定的大集會,相信會在結束後便告一段落。然而因為政治打壓,行動有了延續的機會,並在全國不同地方,新山、馬六甲、怡保、檳城等多處,由不同的團體主辦聲援活動,並開始積極構思各種行動,例如向官員遞交請願信、設立小規模的人民講台、推動選民登記活動等。

這一連串的行動,為原本冷卻的民情注入了新的能量。有傳言指全國大選將有可能將在明年提前舉行,目前漸漸在凝聚的人民,能否為改朝換代帶來新的力量?以目前情況而言,仍是言之尚早。選舉結果還得視乎反對黨的協調合作,如何避免出現多角戰的情形。

接下來的大選,面對伊斯蘭黨的退出、馬哈迪新政黨的加入,使反對黨的結盟會出現更多的變數,協調難度增加,這亦將會是在野力量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