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國杭州主辦的第十一屆G20(二十國集團)峰會閉幕。各國元首陸續啟程返國,被圍封管制半個月的西湖重新向公眾開放,「被休假」的杭州700萬人也漸漸恢復生活的節奏。
「這次會議之所以重要,一是因為全球經濟復甦確實乏力,(峰會)得到了全球輿論的普遍關注,而且大家也關心中美、中英、中韓等領導人之間的互動,」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亞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在接受端傳媒專訪時說。
G20包括了主要的發達國家和主要的發展中國家,人口佔全球的2/3,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90%,貿易額佔全球80%。2008年首次提升至領導人級別至今,G20峰會第一次來到中國。王江雨觀察,「中國當然還未能像美國那樣圓潤地運用自如,但在議題設定和協調各國這兩方面,已經展現出一定的領導力。」
更重要的是,中國可以藉著G20,擺出與現有國際經濟體系、世界頭號大國、大批發展中國家友好共處的姿態,試圖緩解國際社會對它「另起爐灶」的憂慮,彌補外交轉趨強硬之後帶來的摩擦。但要真正實現和平交往,浸淫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法領域長達20年的王江雨認為,中國還要學會「說服」的本領,而這與國內人才儲備、學術自由、信息開放是分不開的。
G20:經濟聯合國
9月4日的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辭,希冀峰會「為世界經濟開出一劑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藥方」。兩天會程,圍繞「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主題,G20端出了諸如《杭州行動計劃》、《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等一系列共識文件。
口號歸口號,「說實話,每次峰會都會說一些大話,」王王雨認為,更重要的,是看各國採取什麼樣的具體行動。「G20實際上有這個能力。」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G20的GDP年增速在2009年跌至﹣0.8%。2009年4月2日,G20倫敦峰會上,各國承諾合共注資1.1萬億美元來拯救全球經濟。同年9月,美國匹茲堡峰會正式宣布,G20取代G8(八大工業國集團)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2010年,G20經濟增速反彈至5.3%,之後逐步回落至3水平,去年錄得3.2%。
「但此刻它(G20)更像是貿易組織,而且是一種法律型的組織,制定政策、協調各國,基本上就算經濟聯合國了,」王江雨說,他認為如果G20能成為一個正式的實體,「它會比全球現有的其它組織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這次提出了《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就表示它願意更大的開放,願意作出一定的讓步,這本身已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應答「另起爐灶」之問,中國對IMF投桃報李
迅速崛起的中國又將在這個體系中,扮演什麼角色?
2013年9、10月,習近平上任國家主席剛半年,就向世界經濟體系拋出兩個設想:「一帶一路」──連通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深入南亞南海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國際社會紛紛猜測,中國是否要在現有國際經濟體系外「另起爐灶」?
面對第二大國爭取縱橫歐亞,第一大國美國引領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簡稱TPP)也加緊談判。國際輿論普遍將「一帶一路」和TPP視作「陸權」與「海權」的分庭抗禮,亞投行則與美國領導、日本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比肩競逐。
中國還在軍事上籌建航空母艦群,科技上爭取航空航天突破,領土主張上轉趨強硬,軟實力上也啟動全球化布局,「中國威脅論」也隨之在國際上此起彼伏。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強國,它在國際組織中的代表性、話語權和權力級別,的確還沒到與自身實力相對等的程度。過往,美國所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不願意給中國更多的發言權,美、歐對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改革也不是很熱心,那中國就有了另起爐灶的衝動,」王江雨在接受端傳媒專訪時說,「國際社會應該承認中國的大國地位,給它相應的代表性。」
率先獲得認可的是人民幣的地位。今年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將正式生效。杭州G20開幕前兩天,9月2日,世界銀行宣布發行5億美元、以人民幣結算的SDR「木蘭債」,「支援中國政府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中國則將主權國家國際金融安全網,納入杭州G20議題,支持以IMF為中心進行國際監管。會後公報中,也要求在IMF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份額佔比整體提高」,而世界銀行「逐漸實現平等投票權」。王江雨認為:「中國有點像是對IMF投桃報李的意思。中國支持IMF,和IMF加強互動是好事,表示不會另起爐灶,還是肯支持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的。」
「我擺出這個架勢,如果你不接納我,我就採取另一套規則發展並行的體系,你要是給我相應的身份地位,咱倆就採取同樣的規則。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令中國可進可退。」
中美互動:在微妙的抵觸中尋求合作
經濟金融議題外,G20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元首外交。「此刻中美關係處於比較緊張的時期,這時候大家都關心,奧巴馬到中國來,跟習近平會有怎樣的互動,」王江雨說。
9月3日,奧巴馬飛抵杭州蕭山機場前,中美就安保問題發生了一次摩擦,白宮助理說「這是美國飛機,這是美國總統」,而中國安保人員則說「這是我們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機場」。一時間,當今世界頭號和二號大國孰是孰非惹起全球議論。
風波在中國外交部和美國白宮的冷處理中最終淡去。同日,作為碳排放量合共佔全球40%的兩大污染排放國,中美兩國批准了《巴黎氣候協定》,並先後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了批准文書。當晚,長達3小時的兩國雙邊會晤後,習近平與奧巴馬於西湖畔散步,在涼亭品茶。44年前在這裏,中美簽署並發表了《上海公報》,為建交鋪平道路。
王江雨認為:「花絮所展現的,是現有的大國,和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之間很微妙的互相牴觸和不信任情緒」,但中美「一定要在目前牴觸、競爭的大前提下,努力尋找能夠合作的領域。兩國如果不合作,只競爭的話,一定會兩敗俱傷。」
除了大國互動,此次杭州G20峰會也是歷來最多國家參與的一屆,東盟、非盟、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的主席國,已含括過百個發展中國家的77國集團主席國,均受邀列席。美國《Forbes》雜誌形容為「非常擁擠的舞台」。
「能交朋友就盡量交朋友,」中國近年強硬外交,造成了與多國關係緊張,王江雨認為此舉是在作出補償,「中國崛起在很多地方導致了其它國家的不信任以及不確定感。把更多的國家延攬進這個圈子,是目前中國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G20就是一個重要手段和平台。」
「作為發展中國家集團的領袖去對抗發達國家,對中國而言本身是一個偽命題。」
但「既要有外在表現,國家的整體實力要靠內政支撐」,王江雨也認為,最終還是要內政。2008年,他曾撰文《中美關係與中國內政》指出,中國「如果內政不修,再宏大的野心也是水月鏡花」,並提出五項具體建議:「有管理的自由經濟;有責任感的個人自由; 熱愛自己人民的政府;多元開放的社會;法治。」他說:「我今天還要加一點,就是要儲備人才。而迫在眉睫的一個問題是,人才在言論自由、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壓抑的環境下不可能成長起來。」
「國際經濟體系中,和平的交往的本質是一個說服的過程,這需要知識和人才的儲備,更首先需要,在國內實現信息和觀點的自由流動,」王江雨告訴端傳媒。
以下是端傳媒專訪王江雨的訪談摘要:
端:中國應該另起爐灶,還是更積極加入現有世界經濟體系?
王:前一陣子出現了很危險的傾向,包括中國領導層自身都展現出來想另起爐灶。我認為這個跡象是不對的。中國其實是現有國際體系的受益者,但是由於國內種種民族主義因素,又因為中國本身實力強大了,但以前在國際組織參與不多,無論在決策層還是大眾中,都充滿了國際經濟體系的不信任。而且,似乎以前美國和歐洲不願意給中國更大的聲音和更大的代表性,中國差一點就接近另起爐灶的地步了。
無論從全球人民的福祉來看,還是從中國如何定位自身來看,都要定位為全球性,而不是地區性,不是建立起自己的、並行的體系來抗衡或取代。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要以更大的心胸來接納中國和中國崛起的事實,給予中國與它本身實力相稱的國際地位。而中國,也應該更多地參與、信任、利用這樣的結構,並在現有的結構中發揮領導作用,強化現有的結構、現有的體系。這本身對穩定國際經濟體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端:「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是否即是中國另起爐灶的象徵?若中國成功獲得更多話語權,這兩個項目會否降温?
王:應該說,「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是另起爐灶的姿態。其實,這兩者的具體規則都還沒有定下來。「一帶一路」不必然和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相悖,它的本質上是貿易便利化、自由化,修路、建基礎設施、減少通關阻礙以達到互聯互通,和WTO所講的貿易便利化並無二致。亞投行如果最終採取國際機構最高端的治理標準,那也不能說和現有的國際秩序是對立的。
如果這樣做成討價還價,從策略來講也是對的,我擺出這個架勢,如果你不接納我,我就採取另一套規則發展並行的體系,你要是給我相應的身份地位,咱倆就採取同樣的規則。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令中國可進可退。
端:據世貿組織等國際經濟金融機構有關報告,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G20國家出台的貿易限制措施高達145項,平均每個月出台近20項。杭州G20則不斷強調自由貿易的重要,習近平更稱保護主義為飲鴆止渴。此次峰會後,世界會否再此啟動全球化,重新令全球市場開放、團結?
王:現在民粹主義興起,反全球化的浪潮很盛。在美國,在歐洲,和它的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出現了要保護的一種浪潮、一種呼聲。保護主義本身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全球化好像真的一下子就要逆轉了似的。
現在全球投資基於安全審查,也出現了投資保護主義,也很嚴重,中國的投資被四處阻攔,這本身不是一個很健康的現象。另一方面,中國的市場不夠開放,人家也說,你的企業到我這兒來投資毫無限制,想買能源買能源,想買電信買電信,我到你這兒買不了,什麼都壟斷。中國這次提出了《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就表示它願意更大的開放,願意作出一定的讓步,這本身已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雖然G20沒有執行力,但是全球主要大國一起發出聲音以正是非,這個表態本身很重要。如果這次G20不提這個,那更危險,表示各國政府是扛不住了,回去可能就要搞貿易壁壘高築了。世界主要大國還是有共識,認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是對的,是正確的。
端:中國會否重新確立在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中的領導地位?
王:應該是不會了。按照現在的政策,至少它不會提出來。作為發展中國家集團的領袖去對抗發達國家,對中國而言本身是一個偽命題。發展中國家各有各的利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對立,這本身是一種冷戰概念,60、70年代殖民地民族獨立時比較興盛的一個概念。現在,要說中國到底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實際上已經摸着發達國家的門檻了,現在更多互動的,還是發達國家。中國的報道、領導人會談的對象,也都是發達國家。再多十幾、二十年,中國就會進入初級發達國家的階段,肯定不會這麼做(領導發展中國家)。中國這次除了和金磚國家開會,把一堆發展中國家請進來之外,沒有展現出任何引領着發展中國家對抗發達國家的意思。
确实很冷清
遥想早些时候孙贤亮的《杭州折叠》骂战,这篇文章底下也是有点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