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三名在華美國被囚公民獲釋,對華旅行提醒降級
據路透社27日報導,白宮稱中國已釋放了在囚的美國公民 Mark Swidan,Kai Li 和 John Leung三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聲明中指,這意味著所有他們認為被錯誤囚禁在中國的美國公民現已全部獲釋。
Kai Li於2016年被指控為間諜,他否認指控。德克薩斯商人Mark Swidan因涉毒被囚12年,在2019年被判處死緩。John Leung被指控擔任美國間諜,于2023年被判無期徒刑。
據稱若干在美國被囚的中國公民也將獲得釋放。
美國國務院已將對中國的旅行提醒由三級(重新考慮旅行)降為二級(加強注意),並移除了關於非法拘押風險的「D」字標註,但仍警告美國公民「可能在缺乏法律上公平透明的條件下被詢問和拘禁」。
美國官員稱,他們向中國官員指出,必須先解決錯誤囚禁美國公民的問題,才能更改旅行提醒。
中方沒有就釋放人員一事置評。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28日指注意到了美國對華旅行提醒的變化,並稱「歷來反對人們為製造『寒蟬效應』,希望美方繼續為促進人文交流創造更多便利。」
中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停職候查
28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表示,中央軍委委員、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涉嫌嚴重違紀,決定對他停職並等候調查。發言人沒有提供關於苗華違紀的具體細節。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因涉嫌貪腐被查。中國外交部稱此事「捕風捉影」。如董軍被查的消息屬實,中國就將出現連續3任國防部長接連落馬的罕見情況。
特朗普委任俄烏特使,計畫停火談判
路透社28日報導,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委任基思·凱洛格(Keith Kellogg)擔任其俄烏特使。
凱洛格有份為特朗普起草的和平計劃指,將要求俄烏雙方就地停火,美國將以烏克蘭參與談判作為繼續供應武器的條件。這份計劃並指,美國將警告俄方,如不參與談判就將增加對烏克蘭的援助。根據該計劃,烏克蘭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加入北約。
美聯社28日報導,拜登政府正要求烏克蘭將征兵年齡降低到18歲,從而迅速擴大其軍隊規模。
據《衛報》引述法新社報導,烏克蘭能源部長指,烏克蘭電力系統26日遭到俄羅斯攻擊,出現大面積停電。烏克蘭電網運營方 Ukrenergo 在基輔、敖德薩、第聶伯羅和頓涅茨克地區停電。
法國拒絕逮捕內塔尼亞胡
據《衛報》27日報導,法國政府指,由於以色列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其總理內塔尼亞胡等人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享有豁免權。
法國政府的意見發表時,以色列內閣已批准了法國所支持的黎巴嫩停火協議。法國就國際刑事法院為普京發出的逮捕令有不同立場,俄羅斯也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
此前,法國當局曾發出信號,一旦內塔尼亞胡訪問法國,法國將盡到《羅馬規約》下的義務。
國際特赦組織法國分會表示,法國對內塔尼亞胡的立場「違背了法國作為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義務」。至於歐洲其他國家,像是英國則表示,若內塔尼亞胡入境英國,英國政府有「義務」將他移交給國內法院系統。
傳歐洲議會要求撤消香港特別關稅待遇
據《南華早報》27日報導,歐洲議會將辯論及表決一項無約束力決議,就香港初選案判決作出回應。
根據該決議文本,歐洲議會將要求歐盟撤銷香港的特別關稅待遇,重新審視在布魯塞爾的香港辦事處地位,以及對香港領導人(包括特首李家超)作出針對性的制裁。該決議還將呼籲歐盟成員國,就《港區國安法》對中國提訟至國際法院。
歐洲議會預期將以大比數通過決議,一如先前的對香港和對華決議一樣。
歐盟一直對港府的政策持批評態度。就《港區國安法》,歐盟27國外長於2020年7月作出回應。不過,歐盟尚未制裁任何香港官員。
國台辦籲台灣取消禁團令,陸委會回應附加條件無誠意
中國國台辦27日指,如台灣取消禁止旅行社攬客組團赴中國大陸的禁令,撤除兩岸人員交流障礙,將研究大陸居民赴台澎旅遊。
台灣陸委會27日回應,並未限制國人赴陸。陸委會並稱,陸方對於陸客來台觀光不斷附加條件,之前還提出在福建平潭到台灣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後,才會恢復福建居民赴台團體旅遊,現在又要求取消「禁團令」,顯示並無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誠意,兩岸觀光交流受阻最大的障礙是陸方不放陸客來台。
恆大投資者低調抗議要求提供調查進展
據路透社27日報導,數百名因地產商恆大崩盤而受損的中國投資者,近期發起一場低調的聯合行動,藉此向官方施壓,提供關於一年多前對恆大啟動調查的最新進展。
知情人士表示,逾500名不滿的投資人以小組形式,自25日起依次前往深圳的3個政府機構表達訴求。其中一部分25日率先前往恆大總部所在地區的調查部門,另一批26日去了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第三部分27日前往當地法院。
這次行動的時間安排及集合地點僅在當天公布於投資者社群媒體群組中。投資者分開前往政府部門,以避免激怒當局,被視為公開抗議或招來警察鎮壓。
路透社無法確認參與者總數,但記者25日在恆大總部所在地的調查部門外看到數十人,27日在法院附近也目擊了數十人聚集。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