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香港85後的孤獨「知乎」之旅

一個年僅27、粉絲剛剛過萬的「知乎巴打」,可以通過隻身答問,打敗中港關係中所有的偏見和不理解嗎?
林建建 (化名)。
大陸

一個85後土生土長香港人,因為簡單地「希望讓大陸網友知道香港真正在發生什麼」,堂吉訶德似的,在內地最大的問答類網站「知乎」上,與所有的偏見和不理解作戰。

在防火牆越建越高、兩地信息越來越不對稱、中港矛盾越來越針尖麥芒的重雲厚積下,一個年僅27、粉絲剛剛過萬的「知乎巴打」(Brother『兄弟』的粵語擬音,香港網絡論壇上男性用戶的親切互稱),可能促進多一點點交流嗎?

投誠

林建建最近心情不太好。因為一個陌生人。

香港氣温最高已達到28℃。見面那天,因為擔任通識課老師的關係,林建建穿了藍色的長袖襯衫──釦子扣到最上面那顆,長褲,戴眼鏡。身高1米8多的他很瘦,笑起來很爽直。

他剛把自己知乎的簽名改成了「投誠」。

原因是有人看到他在知乎上對香港問題的回答,找到了他現實生活中的社會關係──攻擊隨之而來。他受到此事的極大影響,需要另謀出路。 「這是我第一次受到自己知乎上言論的影響,」林建建無奈地說。

「把簽名改成『投誠』以後我就後悔了,」他笑著說,「但是又要等好長時間才能改回來。」

說是開玩笑地改簽名,但在「港獨」、「不買你們的奶粉疫苗你們早餓死了」、「 被害妄想」、「已經淪為二線城市」或者更難聽的評論包圍下,「投誠」這兩個字,也頗有一點被嚇怕了的喪氣意味。

在兩邊交錯形成的平行時空裏,林建建是夾縫中的人。他是香港「第四代」中的「少數派」,也是內地網絡空間裏的「少數派」。

1989年出生的林建建,按照社會學家呂大樂的說法,是的「第四代香港人」:這一代人在1976年到1991年間出生──不像自己父輩那樣,多半對大陸還有印像或感情──他們是本土意識更為強烈的一代。這一代香港年輕人,上網主要看臉書(Facebook),或者高登論壇;內地的天涯、微博和豆瓣這類社交媒體,他們很少涉足,也沒有興趣。

與這批香港年輕人同代的內地年輕人,從開始上網,即在1998年誕生、2003年投入使用的「防火牆」下。香港年輕人視為日常的臉書、推特(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乃至香港和海外的一些新聞資訊網站,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非「翻牆」而不可得的。但是,牆外難得的,在牆內幾乎都有一個甚至幾個過濾後的替代品,社交網站有微博、微信、人人、豆瓣等;視頻娛樂也有土豆、優酷和彈幕視頻網站B站等供選擇。除了少數願意及知道如何翻牆的,其他人已經在牆內構建起了自得其樂的網絡世界。

在兩岸財物往來、人才流動不斷增多的今天,兩地網友在網絡上的交流卻並沒隨之升温。反而是兩地網友各據城池,隔牆討伐的罵戰也不斷升級。

在擁有8500萬註冊用戶的內地最大網絡社區天涯論壇的「香港」板塊,自稱來自香港的網民「虛淵玄」發表了「我希望內地的各位明白為什麼香港人今天這麼憤怒」的帖子,力陳香港人醫療教育資源被搶佔、生活環境被自由行陸客破壞、奶粉等生活必需品被大肆搶購等不滿。這個帖子獲得超過40萬次點擊,有4759個回覆,「高高在上優越感十足」、「只知道指責內地人,卻不反思自己」再過5-10年你求大陸人過去都沒人去」是最常見的反應,試圖理性交流的聲音則顯被輕易地淹沒。天涯上其他關於香港的帖子裏,「衰落」、「機會窗口關閉」和「吹噓」是內地網友用得最多的字眼。

而在香港最流行的高登論壇,有一個名為「強國」的區塊,以關於中國的新聞為主,大多數是負面。主題充斥著「全蝗!」、「蝗客」等字眼。在這裏,香港網民對內地的印象幾乎一面倒地負面。

在兩邊交錯形成的平行時空裏,林建建是夾縫中的人。他是香港「第四代」中的「少數派」,也是內地網絡空間裏的「少數派」。

「唯獨我一個,說我來自『中國』。為什麼?因為我怕,我怕別人誤會。『我來自香港』,是政治不正確的事。」

林建建進入中國網絡社區的時候,天涯已經開始沒落。他常玩的是用戶數量達到5000萬、以理性的公共討論著稱的知乎。在知乎上,林建建擁有一萬多粉絲,數字並不驚人。曾擔任谷歌大中華區總裁、2009年在內地創辦「創新工場」的李開復在知乎擁有90多萬粉絲,一些用著誘人女性頭像,屢屢曬出自拍照的賬號也動輒就有4、5萬的粉絲量。

不過,林建建並不太在乎有多少人關注他。 2013年開始玩,直到2014年,林建建才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佔中開始了,他試圖讓大陸網友「知道香港真正在發生什麼」。 「我做了一個懶人包,上傳到百度網盤,居然也有三十多個人下載」,他興奮地說。

此後,他上班搭公車會看知乎,下班回來睡覺前會看,甚至連週末也不忘在上面互動。他覺得知乎網友相對理性,十個人裏面起碼有一個可以「討論問題」。

完成一個答案往往要花掉他四五個小時:查相關論文、查數據、找圖片……但是答著答著,林建建發現自己的答案莫名少了三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滿屏的「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遇到理性網友的欣慰,也無法消解心血被刪的灰心──他的回答從最開始的帶著幽默感,不斷開玩笑,寫一長段人生感悟,再配上自己親手拍的照片,變成了現在簡短犀利,多配圖,少抒情的風格。

「記得在清華(大學)裏,自我介紹時,我是課室內唯一一個說我來自中國。相比,別人不是說來自西安就是雲南,不是北京就是上海。唯獨我一個,說我來自『中國』。為什麼?因為我怕,我怕別人誤會。『我來自香港』,是政治不正確的事。」在一個回答裏,林建建這麼寫道。

林建建(化名)。
            
林建建 (化名)。

大中華膠

在香港,林建建的這個答案,落入了青年世代的「政治不正確」。

今天,本土意識和本土派在香港社會和政壇雙雙崛起,林建建同輩的年輕人們,通過參與運動、組建政黨、票投本土、建立論述,在對深圳河以北那頭政治巨獸的恐懼、憤怒與敵視中,「香港人」身份前所未有地在這片土地凸顯。

根據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於1998 年發布的《青少年公民意識和道德價值研究》顯示,「965 名10 至24 歲青少年中,有54.3%的認為自己對中國是沒有歸屬感的;而2075 名成人中,更有76.9% 認為青少年人對中國是沒有歸屬感的」。而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5年12月調查得出的數據,香港市民對「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感都較2015年6月下降,遠遠排在「香港人」和「亞洲人」身份認同感之後。

在這樣的氛圍裏,林建建說:「香港與中國不能分裂,不是政治上的原因,而是文化上的原因。」

林建建的父親生於廣東佛山。文革時,父親撕下了被貼在家門上的大字報,立即招致貼大字報人的一陣毒打。爺爺判斷形勢不妙,當機立斷變賣家業將父親送到香港才躲過一劫。這段記憶,林建建常常聽爸爸講起。 「恐懼。這是留下來的感受。」雖有恐懼,但因了父親的關係,林建建依然渴望了解中國,與中國內地的年輕人溝通。

「我不覺得自己是大中華膠,但我也不是港獨。我當然希望兩邊都有進步!但如果有一天非要在內地和香港做出選擇,我一定選香港。」

帶林建建認識知乎的是從內地到香港讀書的前女友:「她當時推薦給我,我覺得好奇就看一看,沒想到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他說,前女友「一直好不鐘意香港」,最終去了國外唸書。

林建建在知乎一共答了84個問題,大部份關於香港現在的局勢和香港年輕人現在的想法。在「香港年輕人是否有中國認同感」一題下,他答了4198個字,參考了四份資料,配了22張圖。他的回答得到了5301個讚,是這個題目下獲讚最多的答案。

「雖然我們互相不理解,可能就像是很早就出國讀書的兄弟和留在家鄉發展的兄弟之間的矛盾,在別人家看來,都還是一家人,」一位名叫「FinnYang」的答主在林建建的回答下寫道。也有不少網友寫道「謝謝答主,解釋了不少疑惑。」雖然也有諸如「這些香港人被殖民久了,就忘了自己的根」這樣的回覆,但比起天涯,知乎的網民已經冷靜、平和很多。林建建也會選擇性地回覆一些網友,與他們有一定的互動。

「回答一個問題差不多要花去我四五個小時,」林建建說,「但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我最開始注意到林建建就是通過知乎,當時看他回答了不少關於香港的問題,每一個回答得都非常深入,有大量的數據和配圖。而且之前大部分回答問題的都是港漂或者內地人,像他這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願意回答的很少。」26歲來自北京的M說。

M曾在香港生​​活五年,「一路目睹了陸港關係惡化的全過程」。她說,覺得林​​建建很關心內地,「這在現在的香港年輕人裏非常少見」。

關心內地會在香港被劃為「大中華膠」,而解釋香港在發生什麼,在內地網站又會被看做「港獨」,這種「裏外不是人」的尷尬和束縛一直沒離開過林建建。

「大中華膠」在香港代指那些支持大中華統一、建設民主中國的香港人,其中「膠」字有諷刺其盲目之意。 「港獨」在香港可以被正常討論,但在內地語境基本是難聽的罵人話。

「在知乎用繁體字答題,會被網友罵;但在高登這種香港網站,用簡體字答題,也會被罵。」林建建說。當兩邊的溝通降到最低點,往往還來不及交流實質性的內容,關於簡繁體的罵戰就已經淹沒了有價值的東西。

「我不覺得自己是大中華膠,但我也不是港獨,」林建建說,「我當然希望兩邊都有進步!但如果有一天非要在內地和香港做出選擇,我一定選香港。」

林建建(化名)。
            
林建建 (化名)。

手無寸鐵

「就像你不會去高登論壇發一篇文章講中國年輕人怎樣看待香港人,這如同獨身一人站在城池下,手無寸鐵的你只有手上的數據。我打賭你沒有這樣的勇氣,但是林建建有,所以我很佩服他。」在一個名為「如何評價林建建在香港話題中的答案?」的問題下,一名名為「Mingo」的內地網友如此回答道。

這個回答獲得了1932個讚同。

在林建建的回答底下,雖有謾罵,但大部分是理性和友善的聲音。

「像您這樣願意上內地網站的香港人,本身就對中國還有期許否則……嘿嘿所以無論嘴巴上罵得再兇,只要不是原則問題都可以討論,」一個名為「羅羅」的網友寫道。

林建建格外知道這種理性的可貴。

2013年,因緣際會,他去了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參加短期的培訓班,與班上的內地同學打成一片,「發現大家其實都差不多,對動漫啊,音樂啊甚至對愛情的看法都差不多。大家都是人,都認同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可以聊很多政治以外的話題。」

但時過境遷,他發現,現在的中港兩地網友,「一來就要講政治」,政治話題掩蓋了人性,掩蓋了可能同樣熱愛打遊戲閒聊看電影的共同點,讓雙方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

「有朋友說,『沒用的啦,講不清楚,你寫了也沒有人​​看』;那我就覺得:咦,不是哦,有那麼多人回應和互動,其實是有人看的啊,其實是有用的啊。」

也因此,林建建格外欣賞早前發生的內地「帝吧」網友們集體出征Facebook、用表情包轟炸台灣各大新聞論壇的事件:「就算是吵架,只要他們天天都翻牆去吵,也是在交流,總會看到他們之前沒看到過的角度,這就是進步,我是真的很開心。」

「需要追問的,不是他們應不應該這樣想,這樣想這樣做對不對,而是他們現在的客觀處境是什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觀點和做法?背後的需求是什麼?林建建一直在做的,就是把這三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說給你聽。」知乎網友Mingo說。

Mingo將香港人比做電影《海上鋼琴師》裏那個不敢也不願意上岸生活的鋼琴師1900,而林建建就是其中獨有的,願意「劃著小船過來」,向陸地上的人們傳達船上人們想法的那個「勇敢的小夥子」。

林建建沒在線下見過知乎上的任何一名網友。一台電腦,一部手機,搭巴士上下班的空隙,就是他用來刷知乎的全部裝備。家人略微知道此事,也提醒他不要說得太多;而現實中的香港朋友,基本上沒有聽說過知乎。

「有朋友說,『沒用的啦,講不清楚,你寫了也沒有人​​看』;那我就覺得:咦,不是哦,有那麼多人回應和互動,其實是有人看的啊,其實是有用的啊。」

在孤獨的知乎答題之旅裏,支撐這位「港產堂吉訶德」的最大動力,是「想記錄下來香港發生的事情」。

林建建也希望,可以有人,向香港年輕人解釋內地正在發生的一切:「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願意不怕煩,不怕討論,願意聆聽他們說話,然後一步一步和他們解釋的人。」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謝謝林建建,向你學習!

  2. 问题是,人性的弱点决定了总是民粹主义获胜,无论大陆还是香港或是台湾。

  3. 看到这篇,想起夕爷写的Shall We Talk,歌词本就意在沟通:
    “陪我讲,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难得何以同座,何以要忌讳赤裸?如果心声真有疗效,谁怕暴露更多?”
    “Shall we talk?就算牙关开始打震,别说谎。”

  4. 刚去知乎看了一下,发现我也给他那个最多赞的回答点过赞并收藏。果断关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