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向影音平台轉移?牛津路透新報告揭數字新聞趨勢|Whatsnew

除了新聞閱讀來源向 YouTube 等平台傾斜外,報告還發現人們對AI參與新聞製作較為懷疑。
2023年12月30日,台灣總統選舉候選人電視辯論後,賴清德舉行記者會。
媒體 政治

6月,牛津大學和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聯合發布了2024年度的「數字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這份報告基於 YouGov 調查共在47個國家/地區調查了9.5萬餘人。

相比往年,2024年的報告更側重於媒體平台轉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媒體環境和公眾的媒體感知的影響。此外,報告還展現了全球媒體正在經歷的形式和大眾平台轉變在各地的不同進程和影響,以及相應的媒體商業模式的變化。

AI 時代不可避免,但公眾並不信任 AI 新聞

ChatGPT 推出後,有關AI參與新聞製作的討論愈來愈多。此次報告調查檢視了各地新聞受眾對 AI 在新聞中使用的接納程度。其結論是公眾普遍對於 AI 運用於新聞中持有「抵制、懷疑和恐懼」的態度,不過這一態度也取決於不同的場景和語境,尤其是新聞製作中 AI 和人類記者/編輯的關係為何。

在47地的9.5萬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對完全由 AI 製作的新聞,只有19%的公眾對 AI 製作的新聞感到安心。且這裡的「AI 製作的新聞」還要加上「由人類監督」的條件。此外,「AI 幫助下人類製作的新聞」則有36%的公眾表示安心。

雖然「AI 幫助下人類製作的新聞」的公眾接受程度也不算特別高,但報告指出,更多人會願意接受主要由人類製作,但是在製作的後台過程中用到了 AI 工具輔助的新聞。尤其是當 AI 主要參與驗證數字、整理資料等環節。此外,調查還顯示公眾更容易接受較大的、廣為人知的媒體公司和新聞社使用 AI 輔助。

不同的媒介屬性也影響人們對 AI 新聞的接受程度。報告指出,人們最接受 AI 參與製作文字新聞。而最不接受的是 AI 參與的圖片和影片。報告指出這或許是因為 AI 在這些領域的參與正在打破人們此前一直擁有的「眼見為實」的信念。AI 生成的圖像和影片正在讓人難以確定自己看到的是否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從而影響對新聞的基本信心。

2024年4月4日,花蓮,記者在因地震而塌倒的大樓旁採訪。
2024年4月4日,花蓮,記者在因地震而塌倒的大樓旁採訪。

結論最後指出,目前公眾的總體意見是,希望新聞業的未來仍然要以人類為中心,並且不希望出現沒有人類參與,完全由 AI 參與的新聞形式。

影音平台崛起,YouTube 和 TikTok 成為重要新聞平台

全球媒體和新聞閱讀習慣的變化也是「數字新聞報告」長期關注的話題之一。2024年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的新聞閱讀習慣仍在快速變化,其中尤以 YouTube 和 TikTok 等影音平台的崛起最為矚目。

最新數據顯示,在47地的公眾中,最被廣為使用的社交媒體新聞渠道分別是 Facebook 和 YouTube,分別有37%和31%的受訪者用它來獲取新聞。排在其後的是 Whatsapp(21%)和 Instagram(18%)。

相比五年前的數據,Facebook 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使用它獲取新聞的公眾當時是47%,如今對比起來下降了10個百分點。而 YouTube 的使用,相比五年前則上升了4個百分點。

五年前,TikTok 並不被視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但2024年的報告顯示,已經有13%的受眾使用 TikTok 作為獲取新聞的渠道之一。

不過,使用不同社交媒體閱讀新聞的習慣,在不同地方大異其趣。如 YouTube 作為新聞來源,在歐洲大多數國家只有20%上下的受訪者使用。但在亞洲和非洲這一數字普遍超過50%;TikTok在大多數地方只是約10%的受眾的選擇,但在馬來西亞、泰國和肯尼亞,有超過30%的受眾將 TikTok 列為新聞來源之一;類似地,Line 的新聞功能在大多數地區不被作為新聞選擇,但是在日本、台灣和泰國大受歡迎。

報告同樣指出,不同地方的受眾使用影音平台的方法和傾向也不同。如在英國和阿根廷,影音平台上占比重較大的仍是主流媒體和主流媒體人。但在美國、巴西等地,影音平台尤其是 YouTube 上的「另類聲音」更為活躍——這些聲音其實很多仍然來自於主流媒體人的創業項目,但是其內容則多為抨擊主流媒體,傳播新保守主義等價值。分析還指出,影音平台上的活躍新聞網紅,幾乎是男性主導,且對談節目中也更常見男性身影。

媒體付費模式仍在迭代演進,市場仍有空間

相比五年前,全球紙媒和傳統媒體進一步收縮,不過,五年前被基於厚望的網絡媒體的付費運營模式並沒有取得突破性的增長。從歐洲到美洲到亞洲的數據顯示,受眾付費閱讀網絡媒體的比例在全球範圍內增加了3個百分點,其中美國和西歐增長較快。但相比 YouTube 和其他影音平台的增長,這一渠道的增長有限。

報告認為,在大流行之後,網絡媒體的訂閱量日漸趨於穩定,其中,大媒體平台仍然佔據主流,並且出現了如美國《紐約時報》、西班牙《國家報》和法國《世界報》網絡訂閱的「贏家通吃」獨大模式。這對《華盛頓郵報》一類的媒體付費模式構成了較嚴重的衝擊。

數據還指出,大部分公眾仍然不願意為網絡新聞付費。而在沒有付費習慣但不排除為付費新聞支付月費的讀者中,大部分讀者願意付出的月費在每月2-5美元/英鎊左右。

報告最後認為,付費新聞的模式仍然非常重要,尤其是不同的新聞媒體正在採取不同的付費新聞模式,其中綜合性的大媒體傾向於使用部分公開或限額閱讀,而更小的、更精英或更精品的媒體則傾向於使用較高的付費牆乃至「硬付費牆」。此外,會員註冊制新聞和會員新聞信(EDM也正在深入嵌入付費牆模式中。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大媒体平台《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付费模式有什么不同呢,文章有些简短,过于介绍结果,缺少分析

  2. 以前在香港因工作關係,會每天買一份報紙,港幣8元一份。一年消費港幣2920元。
    付費閱讀新聞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