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藍底白交叉的蘇格蘭旗幟在愛丁堡和格拉斯哥大街小巷飄揚,英國其他地區的人開玩笑說:「明天起我們得用護照過關去蘇格蘭!」。一年後,走在兩座城市的街頭,民居窗戶上還能看到零星的「YES」字樣,無聲地提醒大家:獨立運動還在進行中。
2014年9月18日,超過360萬人通過選票表態支持或反對蘇格蘭應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最後,55.3%的蘇格蘭投票者選擇留在英聯邦之內,甩開44.7%要求獨立者。這個結果,跟之前的民意調查相去甚遠,讓不少人意外。
格拉斯哥是蘇格蘭工業重鎮,經過上世紀末以來的產業轉型,造船業等傳統製造業仍是當地支柱產業,金融、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去年公投中,大部分格拉斯哥人贊成蘇格蘭獨立。而素以戲劇和音樂聞名的愛丁堡,則選擇留在大英帝國。
整整一年過去,蘇格蘭人對獨立和公投看法是否有變?如果再來一次,他們會否投下不同的一票?
黃昏時分,格拉斯哥大街一間酒吧,下班來喝一杯的人分布在不同角落,在輕快的音樂中低聲交談。沒有球賽的日子,沒有人顯得特別興奮。幾名男士,圍坐在一張小圓桌旁邊談笑。如果不是特意詢問,人們對於公投週年,似乎沒有特別的興趣。
其中一名男士告訴端傳媒記者,蘇格蘭人見面,習慣於避免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撕裂人際關係,如酒吧裏老生常談的「智慧」:大家無話不說,除了宗教和政治。
蘇格蘭式民意分化,不會出現香港「黃藍絲帶」的對峙,也沒有台灣那種夫妻因政治立場不同而分居的鬧劇。
蘇格蘭人一方面努力回到所謂「正常生活」,一方面仍然熱衷獨立話題——如果談及生活水平、福利保障,獨立派會唏噓一番,感嘆也許獨立了,事情會不一樣。但整體而言,不會有什麼不滿都扯到公投上去,社會並沒有泛政治化傾向。
蘇格蘭《星期日郵報》問卷調查顯示,一年後的今天,72.7%的蘇格蘭人否認因為公投,疏遠意見相左的親友。
蘇格蘭是英聯合王國下屬組成國,歷來享有一定的自治權,有自己的議會,法律、教育和福利制度均獨立於英國其他地區,但在稅收和外交等範圍仍然受限於倫敦的決策。
在2014年的公投中,蘇格蘭的獨立派,希望蘇格蘭能夠成為獨立國家,擺脫倫敦干預,效法高稅收、高福利的北歐模式,以求變為賣點,向公眾許諾美好的未來。統一派主張不變,在較實務的貨幣、能源和國防等方面做文章。獨立派的福利主義政網吸引了大批勞動階層和渴望改變社會不公的年輕選民;經濟富裕及生活安穩的中產人士則傾向保持現狀不變,他們擔心獨立後可能隨之而來的加稅、樓市崩盤等現實問題。
公投前三天,最後一次民意調查中,正反雙方的支持率相差不到百分之一,但最後結果卻相去甚遠。而格拉斯哥這個「獨立」聲音最嘹亮的選區,最後投票率是整個蘇格蘭最低的。
回答民調問題時激昂,投票時謹慎躊躇,這似乎是蘇格蘭人的態度。去年公投結束後,這種務實的取態馬上顯現,統獨兩派都以「團結」作為口號,希望盡快修補因統獨之爭而造成的民意撕裂。愛丁堡街頭很快回復平靜。當時獨派支持者接受訪問時,沒有太多憤怒,他們更多是忍不住哭出來,街道上有一股憂傷的氣氛,大家都低着頭,避免和其他人有眼神接觸。
一年後,人們仍避免高調亮明自己的觀點。不過,只要發現記者來自非英語國家,便暢所欲言。一名支持獨立的中年男士,從獨立可以提高人民歸屬感、到蘇格蘭何以有條件成為下一個冰島或北歐小國,侃侃而談。之後,還是叮囑記者不要報導他的身份,因為他經營的小咖啡廳有不同政見的客人,要顧及大家的感受。
定居愛丁堡的醫生Judy Hickson,年過五十,曾經在多個非洲國家行醫,也特意確認記者不會用英文報導,才願意坦言。她說相比很多發展中國家在民主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分化,蘇格蘭的情況好很多,「但是去年我為統一派當義工,我家的大門就被劃上各種罵人的語句,我真的是非常非常痛心。」
不過,激進言論很快飄散。今年記者沿途走來,很少見到有關獨立訴求的表達,更沒有煽動性的標語、圖像。
24歲的社工Roisin Campbell是獨立派支持者,他認為當時造成民意分裂或產生激進趨勢的,主要是媒體。他指責英國廣播公司(BBC)誇大公投造成的分化和混亂。「公投結果出來後格拉斯哥有一些示威,城中大部份地方都很平靜,但他們只會報導個別有人搗亂的場面。」
Roisin去年終止家中的公營電視服務。「申請終止的過程很麻煩,但我覺得不想付錢給一個偏頗的媒體。」
去年公投時,BBC報導惹來蘇格蘭人不滿,被指為「倫敦統一派喉舌」,甚至一度出現被示威者圍堵辦公室的情況。
一年後,多份當地媒體的民調,給出相互矛盾的結果。有的說明「統一派」稍佔上風,有的指向民心思變,一些人轉態支持獨立。然而,正如公投前的民調不準,這些調查結果也可暫且放在一邊。
記者在去年和今年兩次交談過的蘇格蘭人,不論「統派」,還是「獨派」,都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統與獨的陣營,隱約固化。
Roisin仍難掩對一年前公投結果的失望,「我們都明白成為獨立國家是很冒險的事,但是我看不到待在英國體制內,受制於西敏寺(英國議會),會為蘇格蘭帶來任何改革的機會。我們對於倫敦的政客來說太微不足道了,我寧可放手一搏。」他最不滿意的,是英國執政保守黨的財政緊縮政策,削減了有需要人士的福利。
他的想法在獨立派支持者之間非常普遍,如果你跟他們爭論獨立所帶來的各種風險,最後總會回到一個結論:我們都充分明白有不確定性,轉變過程可能會很痛苦,可是我們受夠了現狀,我們想賭一把。
對於只要取得財政獨立就可以改善福利制度,統一派支持者始終抱持懷疑態度。「他們常說北海油田讓蘇格蘭有條件成為富裕的國家,過去一年國際油價下跌,已經是最好的證據證明獨立派的承諾是建基於非常不穩的基礎上。蘇格蘭民族黨過去一年的施政只是讓我們更失望,他們只會用統議題撈政治本錢。」已經定居蘇格蘭19年的英格蘭人Tam Heinitz去年投下反對票,一年後他還是不改主意。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公投之前最受攻擊的貨幣政策仍未被提上日程,似乎說明獨立派對於將蘇格蘭從英鎊的系統中剝離,還沒有十拿九穩的對策。
此外,蘇格蘭與英格蘭在外交理念上的差異,因最近的難民潮和退出歐盟議題,出現明顯分歧。蘇格蘭準備好接收1000名難民,英格蘭卻爭持不下。保守黨政府計劃2017年就退歐問題進行公投,如果英國退出而蘇格蘭希望留在歐盟,獨立問題很可能會再被提上議程。
但持統獨不同立場的受訪者,都同意更多人能參與公共討論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終極目標是更多人可以了解這些政策的內容和細節,那麼他們才可以有足夠的資訊做決定。」一名支持獨立的人士說。
蘇格蘭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席Richard Kerley指出,公投促使每一個公民思考自己身處的社會,因為現代民主社會根本不需要怕面對分歧,甚至應該歡迎分歧。
公投一年後,唯一一件可能是所有蘇格蘭人都同意的事情就是,通過公投讓人民選擇這片土地的命運,能走到這一步,無論獨立派或統一派都為之驕傲。
(作者何珮欣,現為旅居倫敦的新聞撰稿人,2014年曾採訪蘇格蘭公投。)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