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攻擊後,台灣國際角色突然變重要了。這個轉變讓台灣人既興奮又害怕。
先是美國總統奥巴馬在吉隆坡東亞峰會上說,台灣是美國為首的65個對抗伊斯蘭國(IS)聯盟中的反恐行動夥伴。接着59個對抗IS聯盟代表出席美國國務院反恐會議,台灣駐美代表沈呂巡也與會。會中,美國副總統拜登(Joy Biden)呼籲各國出錢出力。
更令人尷尬的是,反恐會議當天IS公布了一隻《永無寧日》(No Respite)宣傳影片,要反IS聯盟儘管放馬過來。影片中出現了六十個國家國旗,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和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台灣國旗好久未在國際上飄揚了,拜IS之賜又再現「國威」。而對於IS的挑釁,台灣內政部長陳威仁在立法院答詢時說:「我們不會把馬放過去。」他說台灣一向崇尚和平。
美國抬舉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卻不領情,回嗆道:「聯合國不讓我們參加、國際組織也不讓我們參加,出錢就要我們去出錢,要我們去做工,實在是……」接着,口頭禪「他媽……」也出口了。他也連忙解釋說台灣是「對伊斯蘭最友善的國家」;同時,警方也在宣傳台北地標101加強維安。
內政部長與台北市長的談話,反應了台灣民眾對可能遭受恐怖攻擊的憂慮以及多年來被國際社會邊緣化的無奈。
其實台灣早在去年九一一事件十三周年前夕就被列入對抗IS全球聯盟,只是一般民眾、媒體,甚至政客都沒有關心注意。國際舞台邊緣化讓台灣沒能好好思考如何因應這等全球大事件、能為國際社會做些什麼?領導人更缺乏大格局的戰略思考,總統馬英九只能安慰民眾不要緊張、出國旅遊要小心,至於能積極做些什麼?卻講不出具有視野的主張,只說,台灣可以送臨時組合屋租給敘利亞難民──這種事,佛教的慈濟公德會,基督教的世界展望會都能做,而且這些宗教團體一向做得比政府更有效率。
配合「出錢、做工」、當冤大頭的經驗,2001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台灣就感受深刻了。
九一一發生後,美國和今天一樣號召各國出錢出力反恐。當時台灣國安官員宣稱台灣有可能遭受恐怖攻擊,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也想藉機強化與美國關係。
大約在九一一事件1年後,當時阿富汗塔里班政權已瓦解、伊拉克戰爭還未開打,扁政府國安會召集政府各部門大張旗鼓舉行「民主安全反恐戰略會議」。會中,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指出,台灣一年來捐助反恐經費已逾一億美元。總統陳水扁也在兩天後宣示,台灣要「積極扮演國際反恐的角色」。他不忘將中國對台部署大量飛彈拉進來談,說飛彈對台灣的威脅「已超過恐怖攻擊的極限」。
2003年春,美國準備發動伊拉克戰爭,台灣再度表態支持。當時國安會副秘書長吳釗燮說:「台灣沒有第二個立場的選擇,必須支持美國的決定。」
不過,美國國務院在戰爭發動前公布了三十個支持美國家出兵的名單中,並未列入台灣。這被立法委員嘲諷台灣是「熱臉貼冷屁股」,而外交部則回應,公布的是軍事聯盟名單,而台灣並未參與軍事行動。當時外交部長簡又新透露,1990年波灣戰爭和2001年阿富汗戰爭時,台灣都曾主動要提供協助,但在中國抗議下,美國未接受。
面對民間質疑台灣一廂情願挺美,在野黨也評扁政府「抱美國大腿」,邱義仁則理直氣壯地回應:「我們不抱美國的大腿行嗎?」他說,台灣要面對現實,要美國幫忙處理台海問題。
台灣當時還打一個如意算盤:戰爭結束後分食伊拉克重建大餅,賺點外匯回家。結果也是一場空想。不只經濟利益沒撈到,戰略利益也落空──因為中國抓住九一一這個機會與美國改善關係。
就在九一一發生前,中美兩國軍機四月間才在南海撞機,事件讓兩國關係緊張遽升。不過,九一一才發生,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就表態支持美國。美國則一方面需要中國這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支持,還需要其發揮在中亞伊斯蘭地區的影響力。而中國也的確在安理會支持美國出兵阿富汗。
中國也成功地把新疆維族獨立運動和恐怖主義掛勾,更強化了鎮壓維族反抗運動的正當性。如今,巴黎恐攻才發生,中國就立即在新疆發動「反恐人民戰爭」,動員「上萬名各族群眾」殲滅28名「暴徒」。
中美緊張因為反恐而解緩,2003年10月,邱義仁也公開承認,過去布希政府親台,但九一一之後兩岸與美國已是兩條平行線。
其實不是平行線,而是美國向中傾斜。平衡關係被打破,讓陳水扁以更激烈的台獨訴求方式來刺激中、美。陳水扁的策略除了是要動員國內民意支持,另一方面是擔心台灣不發出一點噪音,會被兩個大國認為已默認接受他們的安排。不過,陳水扁愈鼓譟,讓小布希愈討厭他,對台灣更嚴苛。
回顧十多年前的反恐,當時長期被邊緣的台灣,面臨全球劇變轉捩點時,缺乏宏觀視野來思考自己對這場兩文明衝擊的基本態度,只能幫美國搖旗吶喊。就像邱義仁無奈說的「我們不抱美國的大腿行嗎?」結果卻不如預期,中國一向美國示好,台灣的努力也成惘然。
當年在野的國民黨批評民進黨當「兒皇帝」,今天當家被美國欽點,也一樣只能摸摸鼻子閉上嘴。而當年參與反恐政策的兩個扁政府國安要員,邱義仁與吳釗燮,如今都是蔡英文競選團隊核心幕僚,小英當選後,影響力只會更大。他們又會如何記取十年前的教訓呢?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