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記者被驅逐後,外媒如何報導中國?

已知的黑洞填不上,還有更多黑洞也會淪為未知。
2021年6月25日,記者們採訪北京新建成的中國共產黨博物館,期間經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照片。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駐華外媒,常常是外界解剖中國舉國體制、認識複雜社會的透視鏡,能同時在政策界、公眾中,創造焦點,掀起爭論。但這一角色,隨着2020年3月中國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停發或限制員工簽證,變得如履薄冰、阻礙重重。

遭遇驅逐風波後的外國媒體,在如何報導中國?重點在哪些話題着墨,採取什麼視角?筆者重點觀察七家外國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BBC、《經濟學人》、《外交政策》)在2021年的中國報導,尤其是對台海關係、中美關係的闡述,發現外媒的關注點和文風與疫情前類似,但因為空間收窄,其筆下的中國的「威權」形象已然固化,視角也多聚焦於高層和宏觀層面,缺乏日常視角。相較而言,經濟和外交報導的豐富度遠超高層政治。未來的中國報導,處境更為嚴峻。

中國形象:威權大國,國進民退

整體上來看,雖然遭遇嚴控,外媒仍然在及時追蹤、探討中國議題,延續了以往的報導重點,包括高層政治(國內政策及外交動作,聚焦疫情的影響)、社會氣氛(如民族主義和女權討論)、人權和地區問題(如香港、台灣和新疆的政治氣候)、經濟走勢和科技風向,突發熱點,不乏資料詳實、觀察細緻的報導。不同的是,由於信源的缺乏、操作空間的受限,報導更加依賴於官方聲音和網絡動向,也愈加重視經濟、市場和外交的切口。

在外媒觀察下,疫情後的中國,是權力更為集中、管制更為嚴格的威權國家,民族情緒日漸高漲,官方口徑滲透各個議題,社會本身的活力減弱。中國的複雜性,往往通過外媒筆下政權體系、社會事件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來展示。網絡熱議的話題,996工作制、MeToo和女性權益,以及娛樂界震盪,因為熱度高、相對方便觀察,成為感知社會氣氛的窗口。例如,BBC中文網仍保留了平民視角的訪問,包括關注年輕人回歸鄉村生活北京市民如何看待三胎政策製藥救子的年輕父親,等等,勾勒出大國面目下的多樣生活和複雜心態。

然而,如《紐時》一文所述,如今的外媒無法順利進入現場,在河南洪水等突發事件中,記者被普通民眾阻攔、騷擾、抨擊,其報導真實性、出發點也常被質疑。聳動的標題、片面的細節,往往成為外媒被斥責的焦點。例如,2021年3月,《紐約時報》曾報導最新的中國疫苗使用倉鼠卵巢做成,而這一本來通行的做法,被當做是中國的特例,引來外界批評,成為外媒將中國「他者化」的例證之一。

2022年1月13日,一名婦女在北京的一個私人檢測點接受衛生工作者的 Covid-19 核酸檢測。
2022年1月13日,一名婦女在北京的一個私人檢測點接受衛生工作者的 Covid-19 核酸檢測。

具體而言,疫情依舊是外媒關注的重點。中國草木皆兵、「零容忍」的高壓管控,體現在「1人被確診,全城被封鎖」,「柯基被撲殺」等新聞中,被視為是缺乏人性,且代價過於高昂,不可持續。其拒絕世界衞生組織的第二階段疫情溯源的態度,飽受爭議。同時,中國國產的疫苗功效,常被爆出不盡人意。在觀察者看來,疫情正是黨國在經濟疲軟、外交受困之時,展示執政合法性、重塑國內外威信的證明。

高層政治的報導中,最高領導習近平本人,和其所代表的集權、高壓的領導方式,依然牢牢佔據外媒中國報導的頭條。外媒普遍認為習是幾十年來權力最大的中國領導人,通過對於七一、十九屆六中全會,以及最新的歷史決議的解讀,預測習近平將延續第三個任期,打破之前的兩任限制,其已經將自己視為劃時代的領袖,可比肩毛澤東、鄧小平。

在高壓下,外媒對於高層政治的報導面和豐富度,嚴重收縮,操作愈加審慎,反映出管控對於信源、視角、追蹤速度和深度的全面影響。以往《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有關中共高層派系、太子黨、權貴家族的報導,以深挖關係網、調查取證詳實聞名。但在去年來看,高層醜聞的報導,已經鮮少能深入挖掘。例如,11月2日晚彭帥爆料文一出,外媒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BBC在11月3日簡述此事,隨後也繼續跟進,從#MeToo、網絡審查、國際反應切入報導。而關於涉事的退休高官張高麗,《紐約時報》僅有一篇梳理其政壇生涯的報導,稱彭帥一事戳穿了高層有意營造的低調、清廉且正直的官員形象。《華爾街日報》則是透過匿名政府人士,表示官方因為性侵而展開調查的機率很低。

經濟方面,根據官方數據,中國在2021全年有GDP8.1%的增長,比預期要好。但在外界看來,仍面臨疫情和其高壓政策的負面影響,第三、四季度有明顯下滑。製造業依然強勢,但整體消費疲軟、就業市場低迷,仍然需要財政和貨幣強有力的支持。如《紐約時報》所述,面對整體趨緩的經濟,對於領導人來說,既需要處理長期問題,如收入分配不均、市場缺乏監管等,也需要警惕短期的經濟波動,尤其是對二十大的輿情影響。而《金融時報》的分析表明,自疫情以來,中國經濟和新興市場乃至全球的共振減弱,更重視拉動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但其走勢,尤其是科技、地產和金融,仍無可避免地波及海外。而對未來走勢的解讀,由於數據嚴控,中國在外界看來越來越像個「黑匣子」,數據來源和可靠度都需要考究。

2021年4月25日,福州舉行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峰會期間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當中有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的攤位。
2021年4月25日,福州舉行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峰會期間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當中有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的攤位。

同時,外媒在持續關注商業巨頭和市場的走向,其報導的持續性、豐富度遠超高層政治的報導。表現之一,就是被外媒比喻為中國「雷曼時刻」的、以房地產開發發跡的恆大集團所面臨的危機。對於恆大危機,中國官方媒體鮮有報導,但諸多外媒給予了持續關注。此次危機,不光是打擊房產購買者和投資者信心,而是很可能會造成金融體系崩潰,難以轉嫁風險,甚至會重蹈日本經濟1989年泡沫破裂、持續低走的(又稱「失落的二十年」)覆轍。這正是近些年中國「去槓桿」的必需所在,也是20年房地產經濟高開低走的縮影。透過公司數據、其合作方和地方政府的舉動,《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顯示,中國各級政府正在慢慢幫助消化恆大的「爛攤子」,廢棄項目或是退回款項,而並非以注資的方式使其免於破產。令外界擔憂的是,中國無法公開其整治和重組計劃,使得更為撲朔迷離。

中國治理市場的方式,外媒也是疑慮重重。對於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還是對教育培訓行業的打擊,被視為既是在矯正不受控的市場,也是在彰顯黨國的權威。嚴管是場豪賭,若成功,有可能理順發展和公平的關聯,若失敗,則可能打擊從業者和市場信心,限制其國際擴張。如《金融時報》所述,這些大公司初期仰賴的是海外投資者,而此番打擊,會嚴重影響投資界對於中國市場的預期,而這些公司未來或許要支付更高的風險溢酬,平衡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日新月異、不斷擴張的信息監管,互動式和娛樂化的宣傳方式,都成為外媒的關注焦點。《華盛頓郵報》揭露了華為產品的監視作用,《華爾街日報》報導了政府掌控滴滴海量用戶信息的影響,《紐約時報》的系列調查,剖析了中國官方如何通過承包商擾動輿論,利用外國網紅實施外宣。「中國」,儼然成為國際語境中無孔不入、令人畏懼的威權大國。

中美關係:依然沿用「民主vs威權」的冷戰框架

在外交中,中國繼續標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同時以「戰狼」外交姿態介入國際事務,似乎是在建立專屬的外交陣營,和美國為首的勢力對抗。外界普遍批評中方的外交風格變得更為僵化,表面上自信、強勢,實則在展示更強的對抗心和防禦心,對於批評和妥協的包容度減弱,與鄧小平時代後務實、靈活的方針,形成鮮明反差。

中美外交,被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稱為是「21世紀民主與專制的較量」,是當仁不讓的全球焦點。外媒普遍認為兩者關係緊張依舊,拜登延續了對華強硬的立場,雖然也釋出溝通信號,以後或許在氣候變化和疫苗上開展合作,但目前成效有限。有評論認為,是因為中方的心口不一,才導致雙方關係無法穩定。但同時,也有評論指出,是因為美方自己疲於應付疫情、衰退和種族抗議活動,而給了中方施展拳腳、針鋒相對的機會。因而,美國應該提升本國和國際的能力,修補威信。

雙方在台海問題上對峙依舊,中國的經濟增勢勝於美國,而美國在科技上仍掌握主動權,中國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等行業正奮力追趕。如《經濟學人》所述,美方對於關鍵科技和零部件的限制,迫使中國更需要自強自立,提升研發水平。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的白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網上會議。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的白宮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網上會議。

中美對抗,也持續在邊疆問題,即新疆、香港和台灣問題上延燒。新疆問題,既有「再教育營」壓迫人權的報導,同時也有圍繞着新疆勞工、棉花及相關產品和產業鏈而展開的持續評述,將其作為切入威權政治、民族主義與全球化經濟的入口。在外媒鏡頭下,國安法之後的香港,則是哀鴻遍野,其公民社會、新聞傳媒走向衰敗,政治版圖被建制派收割,誘發美國、英國、加拿大對於中國的制裁,因而此地也是地緣矛盾、意識形態鬥爭的棋子。

透過這些報導,我們可以瞥見中國公共形象的轉變。在國際社會中,一方面,中國在社會治理上自成體系,在價值理念上與「民主陣營」脱鈎。另一方面,中國又是不得不面對並與之互動的國家,其經貿和科技的網絡龐大,文化和政治關聯甚廣,外交野心也通過一帶一路、基建援助等項目。和十幾年前,對於中國的評價兩極分化,即要麼奉行中國「威脅論」,認為「北京模式」必然取代「華盛頓模式」,要麼堅信中國「崩潰論」,中共必然倒台,要走向民主化變革。而如今的中國體系,具有外界無法完全理解的堅固和韌性。如何分析其脈絡,十分考驗觀察敏鋭度和積累程度,因而不同外媒的評論,常常觀點不一,互相掣肘。

而民主與專制對抗的「冷戰」式的解讀框架,自貿易戰至今,隨着中美官方的針鋒相對,也依舊穩固,甚至愈加顯著。

台海報導:中美陰影下的地緣爭鬥

如前所述,台海問題,被外媒視為中美緊張關係的註腳,同時也成為其他國家對抗大國沙文主義、抬升地緣影響力的發聲管道。中美關係,依然是詮釋台灣國際地位的主要框架。對中國而言,台灣是宣揚中國國威、民族自豪感的理想工具,也成為其與美國競爭國際影響力的籌碼。經濟學人的5月刊就以「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為題,指出中美對於台灣長期維持的「戰略性模糊」已經不復存在,雙方劍拔弩張,台海局勢取決於兩國本身的政治目標。

2021年9月28日,桃園有台灣雙十國慶慶典表演彩排,一架載有台灣國旗的直升機飛越軍營。
2021年9月28日,桃園有台灣雙十國慶慶典表演彩排,一架載有台灣國旗的直升機飛越軍營。

相較於中國政治報導的「隔靴搔癢」,台海報導則角度多元,也有諸多歷史回溯。經濟、疫情、地緣政治交織的複雜性,在報導、評論、分析文章中都被細緻闡釋。對於美方立場,如華盛頓郵報的高級政治記者Aaron black所言,拜登個人和白宮官方之間似乎存在矛盾,拜登想打破「模糊」,在公開場合多次肯定《台灣關係法》的重要性,美國需要在台灣遭遇軍事威脅時給予幫助。但官方仍措辭謹慎,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中方則延續了一貫的口徑,以「戰狼」式的口吻對待美國的表裏不一,也通過外交和經貿孤立台灣,在宣傳話語中狠批獨派的「目光短淺」。

日本、歐洲、香港,也成為反映台海關係的參照視角。日本、歐洲和台灣在這一年更為交好,歐洲因為中共的威權姿態,尤其是非人道的疫情管控、對香港、台灣的打壓,以及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增加對台灣的聲援。日本更多則因為處於防衞,為地區安全而與美國一道支持台灣。但兩者在中國的經濟利益龐大,也無意捲入中美軍事對抗,因而也無法完全徹底聯台反中。

香港成為台灣「同命相連」的政治血親,既處於輿論焦點,也是受制於大國決策。兩地作為國際關係、民主鬥爭的角力場被不斷提及,但其作為地區中心,有關社會和文化自主性和本土性的討論熱度,較街頭運動高漲時期,有所減弱。但值得肯定的是,外媒將一方面勾勒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一方面也將香港和台灣本土的政治氣氛,其與大國的糾葛,藉由長評論或特寫,透過個體抗爭者、觀察者的視角展現而出。《紐約時報》曾以一位台灣女生的視角,用長篇特寫,描述了她如何接待遭遇政府搜查的香港示威者,如何觀察和參與民主運動,透視出「中華」身份的複雜性,年輕一代對於當下的政治死局,既有抗爭的熱情,也透着「時不我與」的無奈。

2021年6月18日將軍澳蘋果大廈,《蘋果日報》的廠房。
2021年6月18日將軍澳蘋果大廈,《蘋果日報》的廠房。

「中國報導」的未來?

外媒記者被趕出中國,只是近些年中國報導困境的一個縮影,日常的審查、跟蹤、監控、審批和審核,早已撒下天羅地網,讓報導者和真正的現實之間,永遠隔着不信任、不理解和不配合。正如外交政策一文所提到的,外媒筆下的中國越來越片面,日常視角日漸消失。越是誇大、神秘化和妖魔化中國,反而會讓中國貶低西方的話語更有市場。「外媒」在公共語境中腹背受敵,官方壓制,民眾排斥,這正是近年來,中國國內強化東西方分野、煽動民族主義的惡果。如此一來,在這個體量龐大、變革迅速的國度,已知的黑洞填不上,還有更多黑洞也會淪為未知。

同時,隨着香港的中文自由媒體,也接連被封殺,清算,未來香港議題的調查,是否只能依賴外媒、台灣媒體及海外華文媒體了呢?面對記者的遷移、流失和變動,外媒又將如何保證報導的持續性?留守的團隊,如何在維繫安全的前提下,重新審視慣用的報導和編輯邏輯,使成品更貼合具體的社會語境?換言之,除卻日益逼仄的報導空間,不少外媒還面臨着如下問題:例如,缺乏對於本土語境的具體而微的判斷,以價值判斷為主導,視角受制於「威權」和「民主」的正反兩極,很難有動力去剝離龐大系統內部的衰敗與活力,等等。如何在保證真實性的同時,提升對於複雜故事的解釋力,維持報導的穩定度,似乎是更需要正視的長期困境。

(聞予,國際新聞與政治傳播研究者)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正如外交政策一文所提到的,外媒笔下的中国越来越片面,日常视角日渐消失。越是夸大、神秘化和妖魔化中国,反而会让中国贬低西方的话语更有市场。」很独到的见解,严格的新闻管制影响非常深远。

  2. 前幾天中央公佈了河南水災的研究報告,揭露了河南各地政府瞞報傷亡人數。但諸如胡錫進沈逸等人要么裝模作樣地說兩句:「瞞報是頑疾。」要麼就是裝死。完全沒把他們和他們的擁護者為政府做擔保,把各種境外媒體,持異議自媒體打成「行走的50萬」當回事。

  3. 和谍报那样报道,依靠暗线和策反/自发反来报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愿意合作的大陆居民很多。相比经常被阻拦的记者采访,这并非特别困难。

  4. 自卑的國家,只會孕育出自卑的國民

  5. 小粉紅群體日漸壯大,甚至已無需官方引導就已條件反射反西方,網路尤其甚囂塵上。甚至連未提及中國,僅僅評論歐美的話題都被指為不愛國。昨天在豆瓣上有人發圖說日本京都的雪景美,熱評論之一居然是京都還不如中國的二三線城市,不如中國小城鎮,日本沒資格被冠以東方古國的名號。諸如此類自大的井蛙言論令人咋舌。

  6. 标题让我以为采访了驻华记者,然而只是评论

  7. 👍👍👍直中痛點,都是很難迴轉,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8. 🇨🇳人基本看不到西方媒體的原文報道,而且思維方式與正常地方的人差別很大。所謂粉紅與民族主義不過是中共國家機器嚴厲監控下的假像。看看那些官媒忘記關評論下的留言吧。

  9. 給大家一些額外的討論點:中國網站及網民評論常有一句「BBC風格」去形容一些「外媒黑中國」的拍攝手法。這讓我感覺非常奇怪,他們對西方媒體的預設立場就是「黑中國」

  10. 梳理得真好

  11. 反对用“威权”形容一个极权政体

  12. 冷戰不是已經快是一種共識了嗎。上一次冷戰,蘇聯vs美國,有全面政治經濟爭執,這次資本主義不是問題中心,政治站在中心,有些複雜了。

  13. 紐約時報曾經發過個關於007電影專欄評論,就像作者最後說得那樣美國人經常透過玻璃了解他的對手,有時這都做不到;但這應該不是美國人獨有問題吧。

  14. 原来还真有人觉得中国人现在对官方文章开始信任了。

  15. 想要讓外國人聽見更多中國的聲音,終究還是應該讓外國媒體更加容易去報導中國。讓更多角度的新聞報導去消弭彼此的刻板印象,而不是浪費公帑,在外文報章上刊登幾篇文宣報導。中國人民接收到的資訊也不全面,曾幾何時,中國媒體與外文媒體同仇敵愾,共同推進原本的禁區報導。我們對官方文宣也曾經是那麼的不信任,但現在外媒對中國的負面報導,卻可以用「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一棍子打死,完全不留討論空間。
    放棄思考,真的很容易。

  16. 好事,不用對流氓國家再有同情心

  17. 習近平無膽量接受外國記者訪問,還自比毛擇東,太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