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因強推「減稅增債」的新政方案而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劇烈震蕩的時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和首相一職,在衆叛親離中黯然退場。短短45天的任期使她「榮登」英國有史以來執政時間最短的首相。
隨後,保守黨改變黨魁選舉規則,迅速由議員們推舉在上次競爭中敗給卓慧思的前財政大臣辛偉誠(Rishi Sunak)接棒黨魁。他也因此成爲新一任英國首相,同時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和非基督教教徒出身的首相。面對卓慧思留下的爛攤子,辛偉誠回歸「加稅還債」的政策能否成爲保守黨的救命稻草,還是說這一切只是保守黨走向在野前的迴光返照?
劫貧濟富的「迷你預算案」
筆者在一個月前的分析中曾經提到,卓慧思上任伊始就面臨民意基礎薄弱、容錯空間不足的問題,一步走錯就可能全盤皆輸。她的「減稅增債」新政方案大概率行不通,屆時她可能不得不做出180度的政策調整。事實證明,市場和民衆對新政的反應比預期來得更快更猛烈:英國的匯市債市雙殺,幾近崩盤,卓慧思本人和保守黨的民意支持率也跌入歷史最低點。
由此引發的黨內危機愈演愈烈,政府和議會陷入無法有效運作的境地,留給她的選擇只剩引咎辭職。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
9月6日卓慧思就任首相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離世,全國進入國喪期。國喪結束後,內閣恢復運作,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於9月23日公布了新政的「迷你預算案」(mini-budget)。這份預算案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減稅:將年收入15萬英鎊以上人群的45%個稅率降爲40%,將低收入群體20%的個稅率降爲19%,同時降低社保扣款比例,降低房地產印花稅和酒稅,取消企業稅稅率由19%提高到25%的計劃,恢復國際遊客的購物退稅,並取消對金融行業獎金額度的限制。上述措施從2023年4月起實施,預計政府每年的收入會因此減少500億英鎊以上,堪稱30多年來英國最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第二部分是為應對居高不下的天然氣價格推出的限價計劃。2021年底,一個典型英國家庭一年的電費和燃氣費約合1,277英鎊。若按市場價格計算,到今年年底這個數字將攀升到3,549英鎊。政府限價後,典型英國家庭的年度能源開銷將維持在2,500英鎊左右。限價從2022年10月開始到2023年10月,爲期1年,費用由政府承擔,預計花費1,000億英鎊起跳。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造成的供需關係失調,能源企業的開採成本並沒有增加。相反,這些企業大發戰爭橫財,預計僅今年就能獲得1,700億英鎊的超額利潤。工黨主張對這些企業徵收暴利稅以補貼民衆,卓慧思的方案則是由國庫出錢,按市場價格支付這些能源企業,確保它們的超額利潤1便士都不少。不僅如此,還要進一步給企業減稅,幫助他們賺取更多的利潤。卓慧思聲稱,只有這樣,企業才更願意在英國投資,英國經濟才能更快復蘇。
能源限價和降低個人所得稅結合之後的狀況更是令人乍舌:假設A是年收入2萬英鎊的低收入人士,減稅每年能爲A節省218英鎊。但即便有限價,電費和煤氣費仍然會比2021年上漲1,000英鎊以上,因此A每年淨虧800英鎊。假設B是年入20萬英鎊的高收入人士,減稅每年能爲B節省4,333英鎊,就算B的電費煤氣費更高,比如要上漲2,000英鎊,B仍然能夠每年淨賺2,300英鎊。B的收入越高,淨賺的就越多,因爲B的電費和煤氣費大體上是固定的。
因此,卓慧思的「迷你預算案」本質上是一個劫貧濟富,並由全體納稅人為能源企業的暴利買單的計劃。在英國陷入高通脹,大批底層民衆面臨實際收入減少、生活成本劇增、這個冬天可能要挨凍甚至挨餓的情況下,推出一項讓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的計劃,無怪乎會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和道德質疑。甚至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都罕見地公開批評,這一方案會加劇英國的不平等並使英國面臨更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
金融市場的信心崩塌
在道德質疑之外,「迷你預算案」最致命的問題是錢從哪裏來?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減少500億英鎊,支出增加1,000億英鎊,需要至少1,500億英鎊來平衡賬目。然而英國政府已將貨幣政策交由獨立的英國央行掌控,無法以此進行騰挪。大規模削減其他公共開支又會進一步惡化公共服務質量,有引發罷工潮乃至全國動亂的危險。卓慧思給出的方案是舉債,這直接突破了保守黨傳統上一直堅持的所謂可靠、謹慎的財政紀律。
話雖這麼說,但保守黨自2010年執政以來,其實也沒有做到嚴控政府債務,國債佔GDP的比值從2010年的65%左右一路攀升到2021年末的100%左右。這個數字在7國集團(G7)中倒不算離譜,還有上升空間,因此在市場看來,主要問題不是債務率上升了多少,而是卓慧思打算如何償還這些債務以及她能否給予投資者足夠的信心。
目前英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在脫歐不在稅率,市場普遍不看好卓慧思減稅促增長這一一廂情願的幻想,各大評級機構均將英國經濟前景定爲「負面」。經濟不增長,財政收入就不會增長,債務就會無限擴大下去。卓慧思本人在被問到該如何還債時也語焉不詳,甚至還提出過延期償還,付息不付本,這嚴重挫傷了英國的主權信用。
9月6日卓慧思就任首相當天,市場已經釋出不樂觀的信號,英鎊跌至兌美元匯率37年來的最低點,國債利率也隨之上漲。但卓慧思完全不爲所動,不僅沒有廣泛徵求內閣意見,甚至刻意繞開所有預算須經財政部預算責任辦公室評估的慣例,堅持在9月23日推出未經評估的「迷你預算案」,這直接引爆了金融市場。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投資者開始擔憂預算案的可行性,喪失對英國經濟的信心,大量拋售英鎊資產避險,英鎊對美元一度跌至1.03比1的歷史最低點。同時,英國國債利率繼續暴漲(投資者需要提高放貸利率以對衝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國債價格隨之大跌。由於很多持有國債的機構存在槓桿交易,因此不得不拋售國債和其他資產追加保證金,防止被強行平倉,這就導致越跌越賣,越賣越跌的惡性循環。更可怕的是,英國有大量養老基金投資了這些機構帶槓桿的金融產品,這些合約大規模爆倉後,將拖垮養老基金,引發嚴重的金融危機。爲此,英國央行被迫於9月28日下場救市,動用650億英鎊的資金回購英國國債,才勉強穩定住市場情緒。但英國各大養老基金已經遭受的資金損失,至少當以千億英鎊來計算。
經此一役,卓慧思的政府公信力和民意支持度雙雙崩盤,保守黨更擅長管理國家經濟的神話也隨之破產,民調支持度跌至20%以下,工黨支持率則上升至50%以上,若此時舉行大選,保守黨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大潰敗。
儘管卓慧思試圖通過開除財政大臣關浩霆斷臂自保,但所有人都清楚,關浩霆只是忠實貫徹了卓慧思的政策,爲什麼要他一人來「背鍋」?既然這樣,誰還願意出來替她擋槍?卓慧思只得找到和自己理念相左的黨內中左派人物侯俊偉(Jeremy Hunt)出任財政大臣。侯俊偉則是一上任就廢除了減稅增債計劃裏的絕大部分內容。至此,卓慧思已被完全架空,她徒有首相之名,卻既無法掌控政策走向,也無法掌控本黨議員,保守黨議會黨團在19日的議會投票中幾乎陷入混亂,卓慧思也在第二天宣布辭職。
又一場以國民經濟爲代價的政治豪賭
人們或許會問,卓慧思再不濟也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關浩霆更是劍橋大學經濟史博士,兩人有多年的金融業從業歷經,何以全然不顧宏觀經濟學常識,對市場可能的反應做出如此嚴重的誤判?其實這不是什麼待解謎團,而是源於兩人多年來對自由放任主義近乎偏執的、教條主義式的堅持。
卓慧思在2010年當選下議院議員後,就召集保守黨內持自由放任主義觀點的議員成立了名爲「自由企業研究小組」(Free Enterprise Group)的黨內團體。在今年夏天的黨魁選戰中,她字字句句透露著對主流經濟學(或者叫「正統經濟理論」)的敵意和蔑視。她的計劃從來就是要與主流經濟學硬碰硬地打擂台,就是要強推自己的理念和政策。這些理念和政策主要來自各大右翼智庫,例如大力宣揚取消金融業獎金限制和降低房地產印花稅的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卓慧思是近年來在該機構發表演講次數最多的政治人物,她甚至聘請了該機構的前通訊總管擔任自己的特別顧問。她的政治秘書則來自另一家知名的右翼智庫亞當·史密夫研究所(Adam Smith Institute),這家機構常年鼓吹將英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降至22%。兩家「智庫」都是當年戴卓爾夫人制定經濟政策時背後的重要推手,且近及年都接受過英國公益組織委員會的調查。很多批評者指控它們資金來源不透明,受到能源、菸草等行業巨頭資助,是借公益組織之名,行政治遊說之實。因此,卓慧思的政策完全基於政治訴求而不顧現實際情況就不足爲奇了。
她的這次豪賭,與2015年甘民樂為了平息黨內紛爭,鞏固自己的權威,不惜進行脫歐公投的豪賭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以國民經濟為賭注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卓慧思這次的政治荒誕劇,可以看作保守黨近年來在脫歐之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極端的體現。在2010年到2016年的甘民樂時代,保守黨內的主流思想尚且可以稱爲還算健康的「疑歐主義」。2016年脫歐公投後繼任的文翠珊力求平衡各方訴求,實現「軟脫歐」,但她的方案連續被議會否決,自己的首相職務也難以爲繼。至2019年約翰遜全面清黨,大選獲勝後挾議會多數推動實現「硬脫歐」,再到今天卓慧思近乎瘋狂的減稅增債計劃,可以說是「圖窮匕首見」。這就是是政治光譜上最右的那批硬核脫歐派心目中脫歐的最終形態。他們從一開始鼓吹脫歐,並不是爲了什麼移民問題,而是爲了全面跳出歐盟監管的束縛,以實現大幅減稅,大幅去監管,大幅私有化,直至最終摧毀福利國家制度,把英國變成大資本馳騁的樂園。
人們常說「革命最終會吞噬它的兒女」。這句話用在保守黨身上再合適不過,它正在被脫歐吞噬。2016年公投以來的每一次換相、每一次組閣都伴隨著殘酷的黨爭。一批又一批「留歐派」和較爲溫和的議員要麼被邊緣化,要麼選擇脫黨,要麼被驅逐出黨。黨內右翼的勢力則越來越壯大,政策上越來越極端。同時,大量有才能的閣員淪爲派系傾輒的犧牲品,黨內人才青黃不接,閣員任用越來越看重忠誠度而不是才幹,因此才使卓慧思這樣明顯能力堪憂的人物被推上前台。而她掀起的政治風暴,又把保守黨推向了分裂和毀滅的邊緣。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不惜一切阻止約翰遜二進宮
當然,保守黨建制派從沒有停止自救。卓慧思當選黨魁,本來就是基層黨員決定的。議會黨團的屬意人選不是她,而是反對減稅增債的辛偉誠。卓慧思提出辭職後,代表保守黨議會黨團的1922委員會馬上通過了全新的黨魁選舉規則。原先的黨魁選舉長達數月,只要得到十幾名議員提名就可以參選,經過議會黨團一輪一輪投票後,最終選出兩位候選人交全體黨員投票。而這次的選舉只有一週時間,三天以內必須獲得100位議員提名才能成爲候選人,若只有一人成爲候選人,則無需再交黨員投票,該候選人自動當選黨魁。考慮到保守黨只有350位議員,實際上只可能有一到兩位參選者能獲得100個提名。
這條規則擺明就是爲了阻止7月份受辱辭職的約翰遜捲土重來而爲辛偉誠量身打造的。約翰遜畢竟還是議會黨團中極右派的精神領袖,至少能爭取到五六十名議員的支持,但大概率湊不齊100人。他在右翼的保守黨黨員中享有近乎個人崇拜式的支持,如果入圍候選人,極有可能在最終的黨員投票中戰勝辛偉誠。
這就是問題所在。十幾萬人的保守黨黨員可能把約翰遜當作救世主,但議會黨團和全國選民並不這麼想。對大部分人而言,約翰遜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從品格上就不適合繼續擔任首相。對保守黨議員而言,約翰遜2019年的選舉神話早已消退,他現在恐怕已經成了選舉毒藥。一旦他二進宮成爲首相,保守黨的公共形象只會更差,黨內中左派議員必然全面倒戈,倒時保守黨作爲一個政黨將面臨分裂,反對黨的不信任案也會通過,屆時政府倒台,舉行大選,以現階段的民調,保守黨最多隻能保住幾十個席位,能不能守住議會第二大黨的資格都很難說。而如果辛偉誠成爲黨魁和首相,至少能盡可能延緩大選時間,為保守黨爭取一些恢復民意的時間,到時候說不定會有奇跡發生呢?在一定死得很慘和還可以再搶救一下之間,理性的選擇當然是後者。
值得慶幸的是建制派成功了。遠在加勒比度假的約翰遜得知卓慧思辭職後就風風火火地飛回英國投入選戰,但他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聲勢,在週六上午獲得了五十多位死忠派系成員的提名後,公開的提名數字就再沒有上漲過。據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n Duncan Smith)透露,約翰遜幾乎是在央求議員們提名他,場面十分恥辱。週六晚上約翰遜和辛偉誠以及另一位宣布參選的議員莫佩琳(Penny Mordaunt)進行了對話,但並未達成協議。甚至一些他曾經手下的閣員、如史提夫·貝克(Steve Baker)和柏斐文(Suella Braverman)也紛紛表態支持辛偉誠。至此約翰遜大勢已去,他於週日晚發表聲明,宣稱自己已經獲得了102名議員的提名,如果他願意,完全有可能重回唐寧街執政。但爲了黨派團結,他決定放棄。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又在吹牛。約翰遜就是這樣的自戀性格,他不能接受失敗,哪怕是失敗,也硬要說成是自己本來勝利,只是高風亮節的禪讓。
不管怎樣,到了24日下午的提名截止期,只有辛偉誠一人獲得了超過100位議員提名,42歲的他成爲唯一候選人,自動當選保守黨黨魁,進而成爲下一任英國首相。這是英國近一百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印度裔和非基督教教徒的首相。
辛偉誠,保守黨的救命稻草還是迴光返照?
辛偉誠生於英國南安普頓,父母都是印度裔,20世紀60年代移民到英國,父親是全科醫生,母親經營自己的藥店。辛偉誠中學就讀於英國知名的溫車士打公學(Winchester College),與前首相甘民樂和卓慧思一樣,他也考入牛津大學就讀哲學、政治學、經濟學三合一專業(PPE),並獲得一等榮譽學位。畢業後進入高盛工作,後來做過對衝基金管理。2006年他從斯坦福大學獲得MBA學位,也是在這裏,他結識了未來的妻子,印度軟件巨頭Infosys創始人的女兒阿克沙塔·穆爾蒂(Akshata Murty)。兩人婚後的共同財產高達7.5億英鎊,這使辛偉誠成爲英國下議院中最富有的議員。
2014年,他被選爲保守黨北約克郡(North Yorkshire)里奇蒙德(Richmond)選區的議員候選人,這裏是保守黨最安全的選區,過去100多年從未丟失過。2015年他順利當選議員,19年開始擔任財政部秘書長。2020年2月,他被約翰遜提拔為財政大臣,隨後推出了著名的疫情大補帖計劃,為受封城影響的企業僱員提供80%的工資補貼,接著又為受影響企業提供緊急撥款並推出「半價吃飯」計劃,鼓勵公衆外出就餐,由政府補貼一半的餐費以挽救蕭條的餐飲行業。這為英國成功度過疫情,實現經濟復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使辛偉誠成爲保守黨炙手可熱的新星。
彼時的大補帖也是靠舉債實現的,但當時利率較低,舉債成本不高,並沒有造成大問題。進入2022年後,生活成本危機爆發,利率也開始進入上漲週期,辛偉誠適時調整政策,向能源企業開徵暴利稅,並計劃增加個稅和企業稅。
這是他與卓慧思的最大不同。即便他也是脫歐派,即便他在意識形態上也偏向自由放任主義和財政保守主義,但他首先是個現實主義者,明白政策必須審時度勢,靈活實用,不能教條主義地逆市場蠻幹。在今年夏天的黨魁選舉中,他多次提醒卓慧思:減稅是一條看似輕鬆,實則走不通的路,加稅雖然困難,但是是目前唯一行得通的辦法。後來的事態發展也證明,至少在前一點上,他是有先見之明的。
不過,加稅使他得罪了不少黨內右派。而他在推翻約翰遜的過程中開了「第一槍」,也被很多基層黨員視爲背刺領袖的叛徒。至於他的印度裔血統,更是被右翼種族主義者當作他不夠愛國、不夠英格蘭人的說辭。這也是爲什麼辛偉誠雖然在保守黨議員中獲得了最高票支持,但仍在黨員投票中敗給了卓慧思。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辛偉誠從卓慧思手中繼承的爛攤子反而爲他提供了某種原來沒有的、重振保守黨的機會。首先,在這次黨魁選舉中,保守黨回歸了由議員決定黨魁的議會政治老傳統,你可以說這是不民主的,選黨魁怎麼能不考慮黨員的意願呢?但也可以說這是更民主的,因爲黨魁會自動成爲首相,更要考慮全國人民的看法。保守黨這350位議員是全國各地4000萬選民選出來的民意代表,代表的民意廣泛度遠超區區十幾萬保守黨黨員。基層黨員再不情願,現在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這個結果,因爲保護保守黨免遭提前大選的議會制度同樣適用於他們。他們缺乏合法手段來反對辛偉誠。想要「造反」,起碼還要等到兩年後的大選。
其次,卓慧思執政造成的危機已經把保守黨推到了毀滅邊緣,極大地刺激了建制派議員們的求生本能。他們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團結在辛偉誠周圍,否則無論是黨還是個人都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政治大勢決定的。在過去幾天,辛偉誠幾乎不需要向其他派系妥協,也不需要許以閣員席位換取支持,現在他有更大的自由度從各個派係中挑選有才能的議員進入內閣。
辛偉誠上任後會回歸今年7月前他自己的那一套財政路綫,社會保障應該不會削減,至少不會大幅削減,對能源企業和金融業的暴利稅會恢復徵收,當時就定好的明年實施的企業稅加稅計劃也會執行下去。加稅還債的大方針應該能夠較好地穩定住市場情緒。外交國防方面不會有什麼重大變動,除了軍費上漲可能要緩一緩。唯一的定時炸彈還是脫歐,具體而言就是北愛爾蘭問題。辛偉誠也許會採取更懷柔的態度,避免此時與歐盟正面對撞。這肯定會得罪北愛的統派政黨,但這個問題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抓大放小了。
當然,這一切都取決於保守黨議員是否能持續團結在他周圍,約翰遜的勢力會不會報復性發難。短期看來,大概不會。這還是要感謝卓慧思,讓保守黨的民意支持度直接觸底。辛偉誠看起來似乎是有能力帶領保守黨觸底反彈的,至少不會更差了。若事態再度失控,那麼這個黨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挽救的了。
長期而言,想要恢復到原先的民意支持度非常困難。畢竟英國歷史上也沒有任何政黨能夠連贏五場大選(保守黨目前已經連贏了四場大選)。而且卓慧思帶來的傷害實在太大。1992年的黑色星期三可以作爲一個歷史對比的坐標。當時索羅斯等國際資本狙擊英鎊,使英鎊暴跌,被迫脫離歐洲匯率機制,首相馬卓安(John Major)和保守黨政府雖未倒台,但聲望大受影響。到了1997年大選時,英國經濟已經好轉,但選民並沒有忘記5年前的恥辱。他們用選票狠狠地教訓了保守黨,給了布萊爾和工黨一場大勝。
因此,辛偉誠這根救命稻草短期內可能有效,但兩年後保守黨仍難逃大選慘敗,長期在野的命運。除非辛偉誠真的有什麼神奇力量可以「逆天改命」,重鑄保守黨的聲望。若是如此,那稱他為當代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也不過分了。
2016脱欧太随意了,后果不断出现,疲于奔命,全球化了,单打独斗很难有优势了,除非像中美这样的大国。
很好的文章,感谢作者,徐老师的文章一直有在读!
很期待24年大选到来,工党上台,英国重新回归左翼!
另外,关注了几年英国政治之后,欣慰地认识到英国还是个欧洲国家:虽然没有西欧大陆那么左,但是整体比美国左太多了,连大量保守党政治家(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的立场)放到美国民主党党内都能算是左翼(至于共和党那是根本进不去2333),甚至苏纳克这种黑皮肤南亚裔非基督徒都能成为保守党党魁兼首相……可见英国的所谓右派也没有美国右派那么反动,甚至可能比美国温和左派(即当代美国意义上的liberal)更进步
文章條理清晰,若能 tune down 一下作者個人對政治人物近乎情緒發洩式的感受表達會更好。
这已经不是大政府小政府的问题,减税也要有财源支持啊。既要减税,又要大量财政收入,还要国债收益率稳定,还要大家赞美她。这属于是意识形态凌驾经济规律,我的建议是不要做梦
這篇評論,一氣呵成,全文不會有太多無謂枝節,簡潔有力地列出基本事實要點和筆者分析看法,是端難得一見的優質評論文!
“笔者在一个月前的分析中曾经提到”引用的文章链接失效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篇中文深度分析,读完后自己总算比之前弄明白了一点点。英镑大跌的前一天刚换汇,时间就寸到一天之差,难受坏了,最近的汇率变化太快了。
@LY1109 為什麼叫別人回國?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可同時容納:支持大政府的、支持小政府的、或對兩者都無動於衷的人
思路清晰,行文流暢,是一篇好文章。
楼下声称要小政府的也是够搞笑,Truss已经分明不是要deliver一个小政府了,而是一个破产的政府。Truss东施效颦撒切尔的努力如此失败,以至于Braverman这样的正统右翼都支持Sunak。别忘了Sunak还没辞职逼宫Boris的时候,Boris对他的财政政策并没什么大的异议,再加上本来就偏左的Mordaunt,你恐怕在现在的保守党里再也找不出一个能够明确支持小政府还能自圆其说的重量级人物了。迷恋小政府的,欢迎加入Reform Party。
很好的文章。身在欧洲关注英国,减税方案出来后只觉得惊讶和荒谬,但当时还真不知道市场已在崩溃边缘,已经惊动中央银行出来救市。现任首相看着比前任强点儿,收拾烂摊子也是比较艰巨的任务。
作者倾向性太强了,一看就是左派,支持大政府。我十分不明白,这吗喜欢大政府回国呀,机会给我们这些想要小政府的人。
如果要論戰後對英國政經秩序影響最深的英國首相莫過於戴卓爾夫人了吧。如果卓惠斯的下台強行要賴前人之過而非自作孽,那麼戴卓爾夫人才是「罪魁禍首」吧。
简洁易懂,保守党党员票选和保守党议员票选这一节解释的很好
二樓的正正就是那些令旁人卻步的女權主義者
先不提她/他有沒有看清楚文章內容,或理解與否作者批評卓慧絲的原因
常常批評外人以性別歧視女性,但自己又二元分化,以性別為前提假設男性都是壓迫者和腐敗不堪
看到關鍵字(義女性的批評),就忘記了批評思考、邏輯運算,直接攻擊別人
这个stu的二楼是什么迷惑发言
stulowski的评论好让人迷惑,这是没有在看文章?只看了开头就开始跳脚。如果不认为卓思慧是有自我意志的首相,她的一举一动是被他人所控制,那也是有够在侮辱女性。极端厌男的同时也极端厌女,顺带再把金融民工给黑了一遍。这种全天下我都歧视的感觉,端评论里也有网络水军了吗w
卓思慧留下的烂摊子?我擦男人写文章都那么向着男人啊,人家只当了45天首相,被一群男人假意推上去背黑锅,结果女的脸皮薄又被撸下来了,能搞出什么烂摊子?
依我看这位新首相才是烂摊子之王,毕竟也就是个金融民工,但是他会睡,然后就睡上去了,金融民工脸皮还厚,肯定有事不会辞职的。
英国现在是男王配了个男首相,这国家算是完了!🤣
很好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