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對話之島2.0】楊不歡——交叉時代:身分、議題和主體性

在評論區登島提問,與特約撰稿人楊不歡開啟對話、交流觀點

【對話之島2.0】楊不歡——交叉時代:身分、議題和主體性
💬
歡迎來到「對話之島2.0」!在這裏,端的特約撰稿人將提出一項討論主題,並進行 AMA(Ask Me Anything)開放式問答。你可以在評論區針對該主題寫下想法,也可以提出其它好奇的疑問。撰稿人將於活動期間在評論區回應,邀請你一起開啟對話、參與討論。

關於特約撰稿人——楊不歡

你好,我是媒體人、專欄作者楊不歡。與端的合作關係也已有10年,關注文化、身分認同和性別議題。傷害過各地人民的感情,但依然想要真誠地表達自己。


討論主題——交叉時代:身分、議題和主體性

know your privilege,了解你的特權,是近年來進步社群為了自省或警醒他人常常提及的短語。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這是一個每個人都覺得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時代。這個時代是這樣的:進步社群已經發展到前所未有地細膩,權力的幽微層次被逐絲剖析,而保守世界反應也前所未有地激烈,迫不及待想要將對方建立的推倒重來。而事實是,社會複雜的層次讓每個人的身分都多重疊加,大多數人,可能都可以成為某種語境下的弱勢群體;相應的,也都是某個語境的既得利益者。在議題、身分高度交叉的時代,找到自己的主體性,和看見他者的主體性是重要的一體兩面,這需要放下很多既定思維、傲慢和本位主義,至少嘗試踏進越來越多的河流。


撰稿人楊不歡作品精選

黑人茱麗葉,被白人種族主義及其華人吸收者抨擊的「她者」
一件在劇場界存在多年,稀鬆平常的事,爲什麼會引起這樣的軒然大波?
楊不歡:樂隊的夏末——京圈搖滾,與被流俗理解的五條人
觀衆可以將之解讀爲藝術與商業的矛盾、自由與規範的矛盾、高尚與庸俗的矛盾,但觀衆常常忘記,這樣的情節常常也是最典型、最主流、最被喜聞樂見、因而最流俗的。
楊不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談戀愛,有正義可言嗎?
哪怕在已經結構化的不平等權力體系下,任意組合也還是可能出現滿分答案,可是這改變得了權力的性質嗎?
楊不歡:民主的假象,與撕咬的真相——大陸女團選秀的克里姆林宮學
文化觀察者樂於從中提取一些普世性的社會意義,例如社會的性別觀念折射,娛樂產業的發展;但在專業追星的「飯圈」「秀粉」觀衆眼中,節目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攬佬《大展鴻圖》走紅之謎:廣府之外的「廣東」與「後香港」碎片
《大展鴻圖》MV最後。畫面打出一行字:「感謝 中国香港史上勝出最多騎師潘頓出鏡」。整句繁體字中,只有「國」字用了簡體。

💡 看完特約撰稿人楊不歡的討論主題「交叉時代:身分、議題和主體性」,以及精選作品,你腦中有浮現什麼想法或疑問嗎?歡迎在本篇評論區留言,與撰稿人一起討論議題、交流觀點!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