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美國提出的兩大和平計劃,誰讓步、誰得利?

今天是星期五,11月21日,歡迎來到端周報。

美國提出的兩大和平計劃,誰讓步、誰得利?
2025年11月19日,埃及哈桑納,阿爾西爾駱駝賽正式開賽。阿爾西爾駱駝賽是西奈半島貝都因人社區最具文化意義、最受推崇的體育賽事之一。每年貝都因部落都會聚集舉行這項傳統賽事,與現代駱駝賽不同,貝都因人不使用先進的賽馬技術。相反,駱駝由大約5至16歲的男孩騎乘,延續著一項由來已久的文化習俗。攝:Ali Moustafa/Getty Images

本周速遞新聞要點|Whatsnew Summary

☁國際大事

美國要求烏克蘭放棄領土?「俄烏和平計劃」草案曝

俄烏交戰多年,雖持續進行停火協商,但未看見推進。媒體公布美國向基輔提出的最新和平計劃框架,包含了放棄領土、烏軍規模減半、放棄部分關鍵武器、逐步撤除美國對烏軍事援助等多項條件。這項計劃反應俄方的要求,無疑將重挫烏克蘭,導致烏克蘭官員的強烈批評。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辦公室20日發出聲明,但用詞謹慎,表示收到該計劃,並將於近期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討論。

這項計劃包含哪些令烏方認為退讓太多的部分?又何以被視為符合俄方的利益?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加沙和平方案」:美國提案內容為何?

加沙停火協議不到兩個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11月17日通過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安全治理藍圖,而俄羅斯與中國在投票上選擇棄權。在加沙陷入戰火2年多之後,這項決議被視為重大突破,提供加沙從停火過渡到重建的藍圖架構,也是特朗普政府的外交重要功績。然而,停火協議最重要的兩方——以色列與哈馬斯卻都表達反對。

這項協議主要包含哪些內容?又為何引發以哈兩方反對?又是否涉及巴勒斯坦建國的後續?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英國最大洗錢案,「中國比特幣女王」詐數千人、查獲50億英鎊

一名47歲的中國女子錢志敏因利用比特幣洗錢,被稱為「中國加密貨幣女王」,日前在英國的法院被判囚11年8個月徒刑。這是英國史上最大的洗錢案,涉及多達6.1萬枚比特幣,市值約50億英鎊,受害者達上千名中國人。該案驚人的洗錢規模與利用人性騙取金錢的手法,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2025年11月20日,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上,人們使用滅火器撲滅藍色地帶國家館的火警。攝:Reuters/達志影像

☀聚焦美國

美國參眾兩院幾乎一致通過:將公布愛潑斯坦文件全文

美國參眾兩院11月18日以空前速度通過決議,要求司法部公布已故的性犯罪金融家傑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所有文件檔案,總統特朗普儘管先前極不情願公開,但他改變立場表示將順從民意,並於19日簽署法案,要求司法部於30日內公開愛潑斯坦相關的文件。

不過,公開文件其實不需要參眾兩院投票,只要總統決定。愛潑斯坦文件無疑是影響特朗普總統信任度的重要因素,足以讓他改變是否公開文件的立場。更多內容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 人類事

COP30峰會首周:多次抗議成焦點,巴西原住民族訴求為何?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會議於巴西貝倫(Belém)持續進行,在邁入第二周前夕,全球社運團體、原住民族與 NGO 共同號召的「人民高峰會」(Cúpula dos Povos)在COP30談判會場外舉行大規模遊行,呼籲氣候正義不該侷限於談判桌,並強調原住民族在生態保護行動中的角色不可取代。抗議者並強調,氣候正義需要納入人民共同意見,並對各國政府與化石燃料產業表達不滿。詳情請點擊標題入內閱讀。

2025年11月20日,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糧倉附近,一塊廣告看板上展示即將到訪當地的教宗良十四世肖像。這些糧倉在​​2020年的大爆炸中嚴重受損,廣告看板前景中可以看到用阿拉伯語寫著「貝魯特港口爆炸受害者」的塗鴉。攝:Hassan Ammar/AP/達志影像

這週還發生...

路透:中國民用貨船與渡輪組「影子海軍」演練奪台

路透社報導利用追蹤船舶動向與分析今年夏天中國軍演衛星影像的調查發現,中國利用民船組成「影子海軍」,演練在台的多處海灘登陸。有專家認為這顯示中國正制定具體的入侵計劃,不過,也有官員對使用民船的可行性抱持高度質疑。

英國宣布港人持BNO的移民政策不改變

英國內政部於11月20日公布移民政策,關於港人的英國國民(海外)簽證(BNO簽證,即BNO Visa)維持5年通向永久居留,即簽證持有人在英國居住滿5年後,可申請永久居留權。此前,因英國政府將修改移民制度,傳出可能將5年門檻提高為10年,並引入積分制。

日本政府討論修改「無核三原則」

日本媒體15日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在探討是否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份安保相關文件,對無核三原則進行修改。無核三原則是日本的基本核政策,即「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反對聲音指,由於日本作為唯一戰爭核爆國,一貫推動世界邁向「無核武世界」的舉措有可能倒退,必然引發國內外批評。

法庭認定血腥鎮壓學運 孟加拉前總理哈希納被判死刑

孟加拉前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在2024年暴力鎮壓學運,導致千人死亡。她在去年政權被推翻後逃亡印度。11月17日,孟加拉國際戰犯法庭判處她死刑。不過,哈希納之子喬伊(Sajeeb Wazed Joy)稱這並非合法的司法程序,而是一場政治報復。而印度則拒絕引渡哈希納。

「遊戲沙」有石棉汙染引恐慌,紐澳逾70所學校停課

澳洲與紐西蘭日前傳出多所學校的兒童遊戲沙(動力沙)含有致癌物「石棉」,陸續有超過70所學校停課,並初步傳出這些遊戲沙來自中國。政府稱,檢驗結果確實發現石棉,但所幸沒有「可吸入的石棉纖維」。而這些遊戲沙相當受到兒童喜愛,政府已要求廠商下架並回收。紐澳兩國都禁止進口石棉或含石棉產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