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立法會選舉前夕:完善選舉後四年,治港名單的再次演變

民主派絕跡、中間派面臨困境、舊有政治力量殞落,國家力量進場,2025香港政治「沒有祝福,也沒有干預」。

香港立法會選舉前夕:完善選舉後四年,治港名單的再次演變
2025年11月20日,功能組別旅遊界候選人江旻憓出席政府主辦的選舉論壇。攝:鄧家烜/端傳媒
編按:新一輪香港立法會選舉即將舉行,端傳媒推出相關立法會系列報導及評論,本報導以數據圖表解讀參選名單背後,香港的政治力量版圖將如何再度演變。第一篇評論可按此閱讀,下一篇報導將剖析總結立法會議政新常態,敬請留意。

雖然距離第八屆香港立法會選舉尚有半個月,但市面已鋪天蓋地貼滿宣傳海報,選舉辯論每日上演。12月7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是國安法落地五年、「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二次立法會選舉。

過去幾年,香港政治翻起巨浪,多個公民團體相繼宣布解散,公民黨、民主黨和社民連等老牌政黨亦在幾年間覆沒殆盡,社會於公共議題熱情低迷。即便如此,新一屆立法會選舉的消息——哪些舊人離場、哪些新人上場,仍在香港難得地引起了波瀾。

早前,民主派已在大小議會中絕跡,時間推至2025年,中間派路線亦面臨困境。2021年,香港首次選出沒有民主派的立法會,議會內剩下少數中間派。不過愛國者問政仍不時被視為挑戰,建制派、中間派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