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深眾議員佩洛西(Nancy Pelosi,裴洛西)11月6日宣布未來不再參選,近40年參政生涯將在2027年1月卸任時劃下句點。佩洛西是美國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曾任聯邦眾議院議長(Speaker of the House)的女性。她以強勢、實際的風格獲得跨黨派敬重,帶領民主黨度過許多危機,至今仍是美國政壇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現年85歲的佩洛西,於11月6日早晨向其舊金山選區的選民發表影片,宣告本屆是最後一任任期。她自1987年初次成為加州國會眾議員以來,已踏入政壇38年。她說:「現在回頭看,我第一次競選時的口號『讓你的聲音被聽見』彷彿是個預言。是你們讓這句話成真,你們給予的信任與寬容,讓我能打破大理石天花板,成為第一位女性議長,一個真正能被聽見的聲音。」
佩洛西生涯內兩度出任眾議院議長,第一次是2007年至2011年,第二次是2019年至2023年。2022年卸下黨內領導職位後,仍持續擔任年輕民主黨領袖的指引者,影響力巨大。
美國至今還沒有過第二位女性眾議院議長。而依據美國《憲法》,參議院議長(President of the Senate)一職由副總統兼任,因此當賀錦麗於2021年上任副總統時,也同時是美國首位女性參議院議長。若副總統缺席則由多數黨資歷最深者擔任臨時議長。2023年,華盛頓州民主黨參議員穆瑞(Patty Murray)成為參議院首位女性臨時議長,同創歷史紀錄。
佩洛西所屬的舊金山選區向來被視為民主黨鐵票區,她退休之後預計將掀起激烈競爭。包含前科技創業家查克拉巴提(Saikat Chakrabarti),他是知名紐約眾議員「AOC」(Alexandria Ocasio-Cortez,奧卡西奧-科爾特斯)的前幕僚長。另外,加州的州參議員威納(Scott Weiner)也已展開競選活動。其他潛在人選還包括舊金山市議員陳詩敏(Connie Chan)、前市議員暨「加州勞工家庭黨」執行主任金貞(Jane Kim),以及佩洛西的女兒克莉絲汀(Christine Pelosi)。
民主黨談判老將
佩洛西1940年出生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本姓達萊桑德羅(Nancy D’Alesandro),父親湯瑪斯‧達萊桑德羅(Thomas D’Alesandro Jr.)曾任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後來成為巴爾的摩市長。她其中一位哥哥也曾擔任市長,堪為政治家族。佩洛西前半生與同時代的傳統女性非常相似,她於1963年與金融投資家保羅‧佩洛西(Paul Pelosi)結婚,成為全職家庭主婦,育有5名子女。但她搬到丈夫的故鄉加州後開始參與地方政治,很快憑藉出色的募款與協調能力嶄露頭角,最終在1987年踏入政壇。
38年來,佩洛西被形容為「鐵腕但冷靜」。她最大特色是極度嫺熟地使用議會程序與策略手段來推動立法,例如2018年,77歲的佩洛西穿著招牌的4吋高跟鞋,發表了長達8小時的「冗長辯論」(fillibuster)為非法移民兒童爭取權益,打破眾議院百年紀錄。她同時也能在黨內分歧與總統權力之間維持平衡。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白宮幕僚長伊曼紐(Rahm Emanuel)告訴《Politico》,儘管他倆經常意見相左,卻十分佩服她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風格。
伊曼紐說:「她不會只談理念,她知道只有贏得選舉,才能讓理念付諸實行。而我們黨內許多激進派常常不明白,贏得選舉才是推動政策的唯一途徑。」
佩洛西是擅於談判的政治老將,曾在共和黨激烈反對聲中,協助歐巴馬在眾議院通過《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亦曾在2019年與2021年兩度成功引導黨團彈劾特朗普,雖然最終未能讓他下台。拜登政府初期,佩洛西也推進了大規模基礎建設投資、《晶片法案》(CHIPS Act)以及再生能源法案等。

女性參政的意義
佩洛西成長於女性極少參政的年代,初踏入政界時已47歲,全職主婦的經驗是她自豪的履歷。她的子女曾形容母親在家中「一切都有固定流程」,凸顯她有組織、不輕易退讓的性格。雖是虔誠天主教徒,佩洛西卻是進步派務實代表人物。例如她長期支持墮胎權、廢除禁止國防部詢問軍人性傾向的「不問不說」(Don’t Ask, Don’t Tell)政策。她也是早期支持 LGBTQ+ 權益的政治人物之一,並替愛滋病患者發聲。
她也支持並提拔許多女性進入民主黨領導層。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女性與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沃許(Debbie Walsh)指出,佩洛西初次就任時,國會裡只有25位女性,如今已有151位。她認為:「這些變化很大程度要歸功於她在公開與私下的努力。」
佩洛西常被批評「過於強硬」。例如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任期時曾貼出照片,是佩洛西身穿鮮豔藍西裝、被一群男性圍坐,仍伸出食指直指特朗普。貼文寫道:「緊張的南希快要崩潰!」這張照片卻意外爆紅:華府最有權勢女性直面總統的畫面,象徵女性從政不畏艱難且無需討好,廣受支持者歡迎。
佩洛西與丈夫保羅的婚姻經常受到檢視。保羅一直以實際行動支持妻子,但兩人關係也帶來爭議。佩洛西夫婦擅於投資,還被股民粉絲追捧為「政壇股神」,兩人也不只一次被反對者質疑內線交易而遭受非議。例如在《晶片法案》通過前不久,保羅買進大量輝達股票而獲利。美國國會議員雖被禁止內線交易,但法規嚇阻效果有限。佩洛西本人擔任議長期間,也曾反對針對議員與其家屬的交易禁令。
2022年,一名反對者持鐵鎚闖入佩洛西夫婦的舊金山住處,導致當時82歲的保羅顱骨骨折、雙手受重傷,幸虧後來得以康復。該名入侵者表示,他原本想質問並「懲罰」佩洛西本人,因為她不在家轉而攻擊保羅。入侵者2024年被判無期徒刑不得假釋。

對中國與特朗普都屬強硬派
在外交層面,佩洛西長期關注中國人權,對中政策向來強硬。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後,才進入眾議院2年的佩洛西協助推動緊急中國移民救濟法案,允許約3萬2000名中國學者在簽證過期後留在美國。而在1991年,佩洛西趁著跨黨派議員訪問北京時,跑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六四死難者,還舉起橫幅「獻給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的烈士」,因此被驅逐出境。
佩洛西長期主張中國的貿易地位應與人權表現掛鉤,曾反對讓中國在未改善自由與人權之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她也多次致函中國領導人胡錦濤,要求釋放劉曉波與藏人活動者;她在2008年北京奧運及2022年北京冬奧前呼籲美國實施「外交抵制」,批評中國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
2022年8月,她不顧拜登政府白宮勸阻,以眾議院議長身份訪問台灣,是自1997年金瑞契(Newt Gingrich)訪台以來,造訪台灣的最高層級美國政要,象徵對民主台灣的公開支持。中方為此強烈不滿,事前多次警告美國政府,解放軍也在她訪台前後於台灣周邊六大海域展開軍事演習;美國政府也派出航母及兩棲突擊艦至菲律賓海護衛,並觸發美、日軍演。

不過近年以來,佩洛西在媒體前最大的敵人,恐怕是身為總統的特朗普。佩洛西與他多次正面交鋒,是特朗普最強烈的批評者之一。2020年2月川普發表國情咨文時,佩洛西在他身後當場撕毀演講稿,批評他滿紙謊言。此舉引發共和黨猛烈批評。
佩洛西任內曾兩次主導對特朗普的彈劾案,第一次在2019年12月,當時特朗普被控以軍事援助為籌碼,施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調查拜登兒子亨特(Hunter Biden)的不當行為。第二次則是在2021年1月,特朗普被控煽動國會山莊騷亂事件。兩次皆由參議院宣告特朗普無罪。
儘管特朗普的權力持續上升,而佩洛西逐步退居幕後,她依然不曾軟化態度。今年11月4日佩洛西接受CNN採訪時,甚至形容特朗普是「地球上最糟糕的東西」。
特朗普也不曾退讓半分。11月6日記者在白宮問起佩洛西退休一事,特朗普回應:「我認為她是個邪惡的女人,做得很差,讓國家付出很多代價與名譽損失。我很高興她要退休了。」
佩洛西並未明言退休原因。不過鑒於其高齡,大眾對於此決定並不感到意外。佩洛西身體狀態向來良好,但她在2024年出訪盧森堡時摔傷臀部,因此動了髖關節置換手術,今年1月亮相時還褪下招牌高跟鞋改穿平底鞋,健康狀況可能不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