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多月的法國政局變幻,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先是前總理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為了給其2026年預算案爭取支持,9月8日主動在國民議會發起政府信任案投票,卻失敗並黯然下野;前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被馬克龍總統任命為總理,但他剛於10月5日晚公布新一屆內閣名單,次日便在左翼社會黨和右翼共和黨的群起攻擊下宣告辭職。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勒科爾尼隨後又在馬克龍的極力挽留下「二進宮」,再度被委任組建政府。10月14日,勒科爾尼在國民議會發表政策演說,宣布向社會黨做出多項重要讓步:暫停執行2023年養老金改革直到下一屆總統選舉後;承諾將在2026年預算案中增加對富裕階層尤其是家族資產管理公司(holdings patrimoniales)、大企業利潤和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的稅收。他還着意強調新政府的非黨派性和與議會合作的態度,承諾不會動用憲法第49條第3款強行通過法案,任何草案都將在議會得到充分的審議、辯論與修改,且所有內閣成員都必須放下個人政治野心,不得參加下一屆總統大選。
這些姿態換來了暫時的政治穩定。10月16日,激進左翼政黨不屈法國(La France insoumise, LFI)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RN)在議會中發起的不信任動議由於缺少社會黨支持而被否決,新政府暫時「過關」,短期內不至立刻垮台。但政府削減170億歐元開支、增加140億歐元收入的計劃能在2026年預算案中會保留下來多少,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一團亂麻面前,要求馬克龍解散議會重新選舉,甚至是要求他本人下野的呼聲日益高漲。且與此前不同的是,連執政黨陣營內的重量級人物也開始公開反叛:早在去年就提前「搶跑」宣布參選的前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呼籲馬克龍辭職提前大選;另一位躍躍欲試的前總理、馬克龍創立的復興黨(Renaissance)現主席阿塔爾(Gabriel Attal)也批評他去年6月一意孤行解散議會的失敗「豪賭」,與他拉開距離。即使在「自己人」當中,總統的影響力也日益分崩離析,越發淪為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