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壩逼爆、山野淪陷:港府要青山也要銀山,如何規劃不玩爛生態的旅遊?

「最擔心的就是會無生態,又無旅遊。」

東壩逼爆、山野淪陷:港府要青山也要銀山,如何規劃不玩爛生態的旅遊?
十一國慶,內地旅客走出破邊洲觀景台外,排隊等待在警告牌後的懸崖邊拍照。攝:鄧家烜/端傳媒

平日上午,由香港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到破邊洲觀景台的官方行山徑上,一群工人在猛烈的太陽中,等待直昇機運送材料:「準備做欄杆啊。」附近山崖邊,不少遊人正興高采烈地拍照;另一面山丘有連串金沙在閃耀——絡繹不絕的遊人正在穿越小路,身上有什麼在反射著陽光。

近年,這段路以路況危險,偏偏無數遊人貪快抄捷徑、險象環生聞名。記者與華嘉昌(華生)前往考察,走著走著,本已窄至幾乎僅容一人的路變成了傾斜的石塊,人需扶著旁邊石塊,腳踏在斜面上,小心維持着身體的平衡方可通過。到近「出入口」時,我們卻冷不防被對頭剛跳過防波堤的人撞了撞。「被他撞下去該怪誰?」華生是生態保育工作者,兼任行山領隊、遠足雜誌《風火山林》總編輯,他事後說起時仍不禁動氣。

「站在懸崖邊,腳下是湛藍海浪拍打礁石,震撼感拉滿」——小紅書有帖文這樣介紹破邊洲。破邊洲擁有罕見的六角形海蝕柱,圖案被印在中銀香港發行的500元紙鈔上。觀景台建成後,加上小紅書追捧,這裡成為大陸遊客的打卡熱點,「東壩逼爆」的亂象頻頻上報。除了東壩,麥理浩徑二段等各處郊野亦在小紅書效應下迎來人潮,以及垃圾。

平日東壩堤岸盡處,前面是圍起鐵絲網的水務署設施,旁邊則是防坡堤。有遊人冒險爬上防波堤,有人選擇挨着水務署鐵絲網往下走再往上爬,抓著繩索跨步,再捉住燙手的鐵管轉過身去。攝:鄧家烜/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