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民航「降本增效」:過剩、裁員、停飛,民航人的生存困境

「說出去有面子,實際上也就是個藍領。」馬成光如此描述如今的飛行員。

中國民航「降本增效」:過剩、裁員、停飛,民航人的生存困境
2022年12月9日,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一名男子在觀看中國東方航空的飛機。攝: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日,中國南方航空吉林基地發生一起刑事案件。有着十年飛行經驗的機長李煜衆刺傷兩名同事後從15樓跳下。被刺兩人送醫後脫離危險,李煜衆不治身亡。

事發後第二天,李煜衆妻子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是航司領導故意「挑刺」將無任何問題的李煜衆強行降級。南航與當地警方至今未對外公布案件細節與原因,也未回應公衆質疑。真相缺席,航空圈自媒體及業內人士傳,這起案件與各家航司正在「火熱」進行的降本增效不無關係。

疫情後大陸航司連年虧損,民航擴張期增加的飛行(學)員開始「過剩」。各航司為求生「降本增效」,飛行員的晉升通道不再像往年那樣暢通,內部考核與「作風問題」檢查也更加冗繁嚴苛,曾經高門檻、高收入的光鮮行業在「寒冬」中褪色。

2020年3月24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名戴著口罩的男子推著行李經過關閉了的報到櫃檯。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