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攝影協會主辦「202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日前公布得獎名單,端傳媒獲得七個獎項。
本屆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共收到超過80名參賽者的作品,由五位評審評選,包括:資深攝影記者葉陶軒、資深攝影記者王飛華、資深影像工作者蔡明德、獨立攝影師(香港籍)林亦非,及策展人、電影及紀錄片導演黃建亮(本屆評審團主席)。
端傳媒攝影記者陳焯煇拍攝立法院內的混亂衝突,獲得一般新聞類冠軍;於颱風山陀兒襲台期間,拍攝一名躲雨的老人,獲圖文特寫類亞軍;憑遇颱風而擱淺的貨船奪得自然環境與科技類優選;同時憑中國導演耿軍的肖像,獲肖像類優選獎;此外,憑圖輯《嘉南風雨後,強颱凱米下的人和地》獲系列圖片優選;於立法院拍攝不同陣營立委的角力,奪當代熱點類圖片亞軍;及憑立法院與街頭抗爭的圖輯,獲當代熱點類系列圖片優選獎。
本屆的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由侯禕縉先生拍攝,攝於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球員陳傑憲在冠軍戰擊出三分全壘打後慶祝,雙手指向沒有國名的球衣。端傳媒選映部分得獎作品,分享不同攝影記者於去年的所見所想。
【年度最佳新聞照片】侯禕縉/喜多運動 Hit SPORTS
2024年11月,世界棒球12強賽,陳傑憲在冠軍戰擊出三分全壘打後的慶祝動作。攝:侯禕縉/喜多運動 Hit SPORTS【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集】Daniel Ceng/Anadolu Ajansi
攝:Daniel Ceng/Anadolu Ajansi【一般新聞類 優選】翁睿坤/中央通訊社
美超微(Supermicro)總裁暨執行長梁見後(右)6月5日上午在台北舉行主題演講,邀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左)站台,黃仁勳確認攝影機位置。攝:翁睿坤/中央通訊社【突發新聞類 冠軍】謝佳怡/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於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7.2的地震。崇德礫灘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當時震度達到6級。地震導致土石崩落,塵土一路蔓延到海平面上,並且瀰漫整個海岸。攝:謝佳怡/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肖像類 季軍】王漢順/鏡週刊
在美國實境節目《魯保羅變裝秀》奪冠的妮妃雅,和曹媽媽躺著拍照,意外捕捉到母子的溫馨時刻。攝:王漢順/鏡週刊【肖像類 優選】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1月19日,台灣大安森林公園,中國導演耿軍,他執導的同志電影《漂亮朋友》入圍2024年金馬獎八項大獎,包含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攝:陳焯煇/端傳媒【圖文特寫類 冠軍】陳卓邦/知新聞
「台灣的女兒」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拳擊項目奪金後光榮返台,許多支持民眾到桃園機場接機,林郁婷在群眾的簇擁下和大家一起開心自拍。攝:陳卓邦/知新聞【自然環境與科技類 冠軍】趙世勳/中央通訊社
2024年4月4日,台灣花蓮,一名男子走在地震後因山崩受損而被麈土覆蓋的道路上。攝:趙世勳/中央通訊社【自然環境與科技類 優選】林彥廷/報導者
太陽能光板若過多土塵會影響太陽能板效率,若種植草可以減緩塵土遮蔽。但光板如果長期被雜草遮擋,被遮蔽的太陽能光板會產生「熱斑效應」毀損組件,影響發電效益。有民間業者發展出「牛電共生」的方式,藉由牛隻吃草,節省除草經費。攝:林彥廷/報導者【藝術文化與娛樂新聞類 優選】陳曉威/報導者
4月20日當天在台北小巨蛋內舉辦的全中運開幕典禮中,由台北市中正高中舞蹈班學生演出舞作《歷史與大地的對話-臺北印象》之後,向觀眾揮手致意。攝:陳曉威/報導者【體育類 亞軍】汪佳燕/路透社
2024年8月4日,法國巴黎,巴黎奧運男子雙打金牌爭奪賽,台灣選手李洋和王齊麟與中國選手梁偉鏗和王昶比賽,於奪得勝利後慶祝。攝:汪佳燕/路透社【當代熱點類 冠軍】陳曉威/報導者
立法院會28日續審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民進黨與國民黨立委在議場內各自舉起布條,表達對修法的立場。攝:陳曉威/報導者【系列照片類 季軍】蔡昕翰/自由攝影師
《當我呼吸在台北的皮膚》
頂樓加蓋,台北信義區,跨年煙火前的準備。攝影:蔡昕翰
新北市菜寮頂樓加蓋住戶。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木柵頂樓加蓋住戶,和朋友的聚會。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信義區的頂樓加蓋住戶和兩隻貓。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中山北路,颱風天的頂樓加蓋。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信義區頂樓加蓋。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士林區頂樓加蓋,星期六早上的陽光是她最喜歡住頂加的理由。攝影:蔡昕翰
台北市木柵,朝遠處眺望的頂樓加蓋住戶。攝影:蔡昕翰
新北市菜寮頂樓加蓋,正在爬出維修孔的住戶。攝影:蔡昕翰
頂樓加蓋,台北大安區。攝影:蔡昕翰【系列照片類 優選】陳焯煇/端傳媒
《嘉南風雨後,強颱凱米下的人和地》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颱風凱米襲台後,老人在自己的家門前,她的家因淹水而損壞,家具及神像暫時放置屋外。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颱風期間仁安宮前的一棵老榕樹倒下。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6日,高雄,颱風凱米襲台後,流浪狗在一棵倒掉的大樹下休息。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居民在淹水後的房子內收拾。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淹水過後,一個社區內佈滿棄置的家具和垃圾。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淹水過後地上沾滿泥濘,佈滿棄置的家具。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居民整理淹水後的房子。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8月3日,台南, 多哥籍貨輪蘇菲亞號受颱風凱米影響擱淺於台南黃金海岸沙灘。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台南鹽水,淹水後的一間超市,老闆在整理災後的店。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7月27日,嘉義水上鄉,颱風凱米襲台後,八掌溪旁一條損毀的道路,及破洞的河堤。陳焯煇/端傳媒【當代熱點系列照片類 優選】陳焯煇/端傳媒
《立法院攻防與街頭抗爭,2024議會爭議》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繼續審議國會改革相關法案,超過40個民間團體號召在立法院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2月20日,台灣台北,立法院因審議選罷法、憲訴法和財劃法三項爭議法案爆發衝突。19日晚間,民進黨立委砸窗堵門阻止會議。20日議場內,民進黨立委與國民黨、民眾黨立委搶佔主席台,互相推擠導致受傷,場面混亂。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17日,台北,立法院處理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民衆在外集會抗議,批評藍白違反程序正義,民進黨立委與示威者致謝。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進行國會改革法案審議。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立法院外有大批民衆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議場。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議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2月20日,台北,立法院今天預計處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等修正草案,立法院外有民間團體和民進黨支持者集會示威,示威者一度與警方推撞。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2月20日,台北,在民衆黨及國民黨的贊成下,立法院三讀通過《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修法,有民間團體號召市民於立法院外上街示威,寒夜下大批示威者集會,部分民衆帶同追星的應援棒參與。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法院進行改革法案審議,民眾在立法院外繫上白布條。攝:陳焯煇/端傳媒